不走心婚姻,她选择各自安好,互不干涉,维

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苏雪林,原名苏梅,年3月26日,生于浙江瑞安的苏家。

苏家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家庭,“孝道”至上,祖母的话就是一家的指令,无论是否有意见,结果都是服从。苏雪林生性富有叛逆意识,但在浓厚的封建家庭氛围下,四岁时亦未能幸免接受“缠足”,这就出现了年逾古稀时,苏雪林鞋子不慎掉落,在众人面前露出了两只小脚,这样尴尬脸红的一幕。

暮年的苏雪林

漫漫求学路

“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一直是苏家祖母主张的管家之道。苏雪林七岁才开始跟着叔叔兄弟们“名不正、言不顺”地在祖父衙署所设的私塾里跟读,背诵着《三字经》《千字文》《女四书》《幼学琼林》等等古书。两年后,遵照家族规矩,女孩辍学在家,男子则可以上学堂甚至远赴海外留学。但苏雪林并不放弃,总会仔细嚼读叔叔以及兄弟们带回来的书。这一段童年和少女时代的苦读史,为她后来能够上学校读书打下了“机会的伏笔”,留学归来的二叔赏识到了她扎实的知识底子,认为是个可造之材,说服了家人,苏雪林终于有机会进入教会学校读书。

虽说苏雪林已经踏上了求学的道路,可这条路的艰辛曲折并不是常人所能感受的。

在教会学校学习半年就因学校的不公而退学。苏雪林只能无奈回家,一回家就生病,一病就是大半年。病好后,她想报读安庆第一女子师范,却被祖母强势阻拦。心力交瘁的苏雪林只能用自杀来表达自己渴望知识的决心以及对祖母束缚的反抗。看着不惜为求学付出性命的孙女,祖母只好同意她的请求。

在徐校长和国文系主任陈钟凡的帮助下,聪明且勤奋的苏雪林,于年,进入北京高等女师国文系学习。

在这里,苏雪林遇到了胡适,李大钊、周作人、吴贻芳等教育界泰斗。其中担任中国哲学史教学,不仅博学多才,还风趣幽默的胡适,在她心目中就如同神一般的榜样存在。在日后得知胡适去世消息时的苏雪林,即使亲自前去吊唁,写了多篇悼文,也不能表达她那失去精神支柱的悲痛。

年,24岁的苏雪林因《呜呼苏梅》事件的波及,打算出国。刚好法国里昂中法学院的招生,她便前去应试并取得成功,加上留学法国的学费相对便宜,所以苏雪林瞒着母亲,揣着父亲给的六百银元,开始了长达四年的留学之旅。

也许是思念亲人,又或是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刚到法国,苏雪林就病倒了。随后,她被送往里昂的一个名为都隆的小城去养病。在这个诗意的环境和百感交集的内心双重影响下,苏雪林的灵感就如那高山的泉水源源不断,一口气写下了43首白话体新诗。

学生时代的苏雪林

留洋亦难逃包办婚姻之命

留学前,苏雪林有一个未婚夫叫张宝龄,当然,不论男女方,都是家人定下的包办婚姻。张宝龄出生在一个家境不错的商人家庭,因为没能继承商人那种“滑头”思维,所以也不可能从商。不过论才华,张宝龄丝毫不逊色,他肄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后赴美留学,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理工课程的他,是个典型的“理工男”。为什么这么说,这源于一个小插曲。苏雪林曾在一个月夜与张宝龄赏月,她饶有兴致地感叹,“今天的月亮真圆呀。”没想到一旁的张宝龄“切”了一声,冷冷说,“没我用圆规画的圆。”这让苏雪林一下子接不上话。

一般情况下,女孩子都莫名地向往爱情,多愁善感的苏雪林更是如此。照理说,毫无情商的张宝龄确实不是她心中的另一半。可是对于病重的母亲来说,女儿嫁给张宝龄是她最大的心愿。深爱母亲的苏雪林只能提前两年结束学业回国与张宝龄完婚。

年,28岁的苏雪林与张宝龄在亲人的见证下,喜结连理。婚后不久,母亲病故,这次,苏雪林连唯一的牵挂也没了。张宝龄成了她在世间微弱的依靠。

苏雪林曾在晚年说过这么一段话:我是只蝴蝶,恋爱应该是我全部的生命,偏偏我在这个上面仅余一页空白。可见,她内心无比渴望爱情,却只能接受没有丝毫感情,只有责任的婚姻。这也说明她的身上依然保留着古老的中国封建传统女性的道德。

年苏雪林在法国

年,苏雪林随丈夫去苏州安家。张宝龄在苏州东吴大学执教,苏雪林则应苏州基督会所创办的景海女师之聘出任中文系主任,并完成散文集《绿天》的撰写。后因张宝龄不再教书,夫妇二人回到上海。经六叔介绍,苏雪林进入沪江大学教授国文课,却因不满学生穿戴校风,写文批评,得罪校方,失去了这份工作。年,为纪念母亲,她以个人经历写下了长篇自传体小说《棘心》。其中《棘心》提到过她在与张宝龄结合前曾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短暂爱情,所以她也尝过“自由恋爱”的味道呀!

之后,苏雪林在武汉大学执教了18年。年前夕,苏雪林接受高乐康神父的介绍,前往香港真理学会做编辑,而张宝龄留在了大陆。这次的分别虽不是第一次,却是最后一次。因为此后,他们不再重逢,直至死亡。

这种结果很遗憾却又有点合理。毕竟两人作为个体而言,足以算得上“优秀“,但迫于父母之命,向封建势力低头的不走心结合,不管对苏雪林这种浪漫活跃的新女性,还是张宝龄这款呆板大男子主义者来说,都是痛苦不已的。两人结婚24年,同居不到四年,没有子女行为,任何人都难以理解,为何宁愿维持这种不放过彼此的状态也不愿意离婚。可这正是那个年代,新旧思想冲撞的产物。即使他们都接受了新式教育,但“离婚”仍是大忌,对女人来说,更是致命的打击。所以,苏雪林为着自己的名声,张宝龄想着承担责任,两人都默契地没有选择离婚,认命地各自安好,互不干涉。

年,张宝龄因胃病发作于2月12日去世,两人的婚姻也到了尽头。

走在“反鲁“前列

说起鲁迅,大家都会想起他那利刃似的语言,骂人无数的形象。他自己都知道一般人是不敢轻易跟他开撕的,只是没想到自己死后会被人痛骂,而且还是自己的学生。

那个人便是苏雪林。要说苏雪林对鲁迅的抨击也并非相见时就“干”上了,因为在她创作的第一部作品《绿天》出版时,首先就送了一本给鲁迅,还在扉页上用黑色钢笔写下:“鲁迅先生校正学生苏雪林谨赠七、四、一九二八”。版权页的留印处还加盖了“绿漪”朱红印章。年,苏雪林曾在《国闻周报》上发表《阿Q正传及鲁迅创作的艺术》一文,对鲁迅的《阿Q正传》等小说创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但在鲁迅逝世后尸骨未寒之际,苏雪林的态度可是度大转变,把鲁迅骂到一文不值,言语之刻薄毒辣,鲁迅差点没揭开棺材板跳出来。

她写了长达四千言的《与蔡孑民先生论鲁迅书》,破口大骂鲁迅是“褊狭阴险,多疑善妒”,“色厉内荏,无廉无耻”,“玷辱士林之衣冠败类,二十四史儒林传所无之奸恶小人”……

从年秋末至年春,苏雪林连续写了多篇文章《说妒》、《富贵神仙》、《论偶像》、《论诬蔑》、《论是非》、《过去文坛病态的检讨》、《对(武汉日报)副刊的建议》、《论鲁迅的杂感文》等,无论从内容及语言上看都十分激烈,对鲁迅极尽口诛笔伐之能事。

年11月,正值鲁迅逝世三十周年,她更是在台湾《传记文学》发表一篇两万七千字的长文《鲁迅传论》大骂鲁迅。

对于这种用了她半生时间,持之以恒,无间断的谩骂,世人都觉得反感,连她的恩师胡适都写信指责她的过分。同时,大家也去猜测她的目的。有人说,因为鲁迅骂过胡适,苏雪林只是在为恩师抱不平,还有人猜测,鲁迅出名,所以骂鲁迅容易出名,也出名得快,苏雪林是想出名想疯了。

苏雪林与琼瑶

与文学相伴

苏雪林可以说把大半辈子都花在了教书育人,文学创作与研究上,被喻为“文坛的常青树”和“学术界福尔摩斯”。

她一生写过众多作品,如《鸠那罗的眼睛》、《蠹鱼集》、《青鸟集》、《蝉蜕集》等。年,为搜集关于楚辞的研究资料,探讨屈赋与世界文化的关系,苏雪林第二次远赴法国。对于楚辞的研究,她更是耗尽心血,依靠从国内带去的工薪节余,省吃俭用,从年到年,历时三十余年,写作六七十篇文章,成为苏雪林“屈赋研究”系列。

年,她回到台湾,应聘为台湾省立师范大学教授。

年,赴台南成功大学任教授,年退休。

年,她在大学执教四十周年,台湾“教育部”向她颁发了奖金。

年,是苏雪林执教五十周年和八十诞辰,在台的安徽大学、武汉大学、师范大学、成功大学校友代表前来为她祝贺,并出版《庆祝苏雪林教授写作五十周年暨八秩华诞纪念专集》。

年4月21日,以学术为精神伴侣的苏雪林与世长辞,享年岁。

白芷

图片参考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24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