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世界名画雅典学院

麦子艺术课

——《世界名画遨游之旅》

本期主题:雅典学院

播出时间:每周六

老师简介:Lainey老师,基督徒,美国KeanUniversity研究生毕业,FineArtStudioEducation专业,主攻油画;辅修版画、雕塑、水彩以及金属设计。

雅典学院

朋友们平安,欢迎来到麦子的故事时间,我是lainey姐姐,很开心,又在周六与大家相聚啦。上周我们学习分享了著名画家拉斐尔的一生,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仔细研究一下拉斐尔的这幅著名壁画《雅典学院》。

拉斐尔作品《雅典学院》

先来说说这幅画的由来吧~

年,拉斐尔离开佛罗伦萨,经布拉曼特——一位正在监造圣彼得教堂的建筑家的推荐来到罗马,开始为教皇朱理二世工作。在那里历时10年,他为教皇宫殿绘制了大量壁画,其中以梵蒂冈教皇宫内的四组壁画最为出色(壁画的总题目为《教会政府的成立和巩固》,壁画分列四室:分别以《哲学》、《神学》、《诗学》和《法学》为主题;而第一室内的《哲学》,也称《雅典学院》,又是这四幅壁画中最为杰作的。这幅巨大壁画(2.×6.米),是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中心,画了五十多个大学者,不仅出色地显示了拉斐尔的肖像画才能,而且发挥了他所擅长的空间构成的技巧。他对每一个人物的所长与性格作了精心的思考,其阵容之可观,只有米开朗基罗的天顶画才可与它媲美,当时的拉斐尔只有26岁。目前该壁画保留为梵蒂冈博物馆的一部分。

《雅典学院》整个背景和构图,如同舞台空间一样,观众面对这幅画就如同亲临剧场一般,绘画手法采用透视法,以二度空间呈现三度空间的纵深。拉斐尔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变成剧中人物,(他把柏拉图绘成达芬奇的脸,表达对达芬奇的敬重)以他二人为中心,激动人心的辩论场面向两翼和前景展开。仿佛正在“表演”一出古希腊思想史,唯心和唯物之争。

人物是以倒三角形构图,在空间和构图方面十分有技巧。他对每一个人物的性格把握的很到位,姿态表情很生动,对肖像人物有深入的刻画,布局的和谐、变化而统一的节奏感,完全的体现出来了。

不难看出,人物主要分为三个中心,1.最上层台阶,人物排成一列,以最中间的两个人为中心。2.台阶下面左侧,以坐在地上专注地书写着的那位学者为中心,旁边那几人都是看向他。3.台阶下面右侧,中心人物就是躬着身子、手执圆规在一块黑板上给别人说写什么的那个,周围好像是他的学生。4.还有个很特殊的人,就是在最前面,中间位置偏左的那个手倚着一只木箱的人。这个人物在构图上有填补空白的作用,如果没有他,画面前面就会让人觉得少了点什么。

在《雅典学院》中,拉斐尔把不同时期的人全都集中在一个空间,古希腊罗马和当代意大利五十多位哲学家艺术家科学家荟萃一堂,表现自己笃信人类智慧的和谐、并对人类智慧的赞美。这么多哲学家集中于一画面,拉斐尔很聪慧的把不同人物,按其个别的思想特点,以最易让人理解和感觉的方法绘画出来。

在透视点的二人分别为柏拉图及亚里士多德。人群后、左、右两边墙壁上的是阿波罗及雅典娜的雕像。众人包括哲学、诗歌、音乐、神学等学者,都是教皇喜欢的范筹。更加以哲学的殿堂来代表教宗家。

但整体构图中出现古典样式大厅-超高圆顶、酒桶穹窿(BarrelVault)、巨大的人像-乃是受到布拉曼特的影响,预言它未来是放置在圣彼得大教堂中的模样。乃透视学的高峰,承袭前人的精华而成。处理人与背景相互关系是很接近列奥纳多·达·芬奇的做法。

运用了横向的S形,分为三处,但又互相呼应,

1.最上层台阶中间一列人,以中心人物向两边看左边人多,右边少,不然就太对称了。随着左边一个穿红衣服的男子高举的手,带着我们的目光看向了跟他们有将近两个人距离的人,其中一名男子的手平伸出来。这两个手一高一低,有相呼应。就不会觉得那两个人出现的很突兀。

随着那两个人往下看,有个柱子,柱子后面站了一位穿蓝色衣服的人,他就是主张“人的幸福是追求心灵中永远的快乐”的伊壁鸠鲁。

2.柱子旁边坐着几个人,他们后面又有两个站着的。有高有低,就不会觉得特别统一,反而很和谐。

3.右边又可以看作两部分,一部分是在台阶下的那一堆人,前高有低,相互交错。一部分是在台阶上,每个台阶上分别有一两个人,是一个弧线。

建筑物的韵律感是通过一点透视的原理,由大到小。

这张图蓝色笔画出了这张画的构图,红色笔画出了这张画的韵律线。

这幅画的色彩处理也很协调,建筑背景全是乳黄色的大理石结构,人物的衣饰有红、白、黄、紫、褐等色相互交错。透视法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深远感,连地面的图案,拱顶的几何装饰结构,都很精确。

这是建筑背景,由亮到暗之间的色彩变化。亮面以乳白色为主,暗面以深红色为主,中间色是以橙色为主。可以清楚的看出亮面到暗面过度。

这是人物皮肤的色彩变化,由高光到暗部的变化,跟建筑的基调差不多,都是以黄色为主。

这幅画颜色虽然很多,但抓住了主色调(黄色,橙色,红色等临近色),运用了少许的蓝色,绿色点缀,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雅典学院》是描绘希腊雅典时期哲学人文的昌盛,画面以柏拉图及亚里士多德为中心,构架起古典世界的中心。柏拉图用手指天,表示他追求心灵升华的理念世界;

亚里士多德用手指地,表示他关心人世间的律法、伦理与道德。

画面虽然描写古代希腊,出现了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这些大哲学家,但画中人物都是以拉斐尔时代的人物为范本:柏拉图白发苍苍,正是达·芬奇晚年容貌,建筑师布拉曼特、雕刻家米开朗琪罗都在画中出现,连拉斐尔本人也在其中。这正说明了拉斐尔意识到自己所处的时代文化昌盛,正是历史上的花季,如同古代雅典,将在人类文化史上永垂不朽。

这种对自己时代的自豪,同时显现在文艺复兴每一位艺术家身上。他们认真研究古典,他们把传统艺术创作的工匠地位提高到学者、思想家的高度。他们来往于帝王贵族之间,影响着他们的审美品位;他们拥有传统匠人扎实的技术,却又能广泛接触人文思想,以文学、哲学丰富自己,建立了西方最早的艺术家的崇高地位。

拉斐尔的《雅典学院》是画古代希腊的人文鼎盛,同时也正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人才辈出、成果辉煌的时代写照。

好啦小朋友们今天的世界名画遨游之旅到这里就结束啦,留给大家一个小迷题,看看大家是否能找到画家拉斐尔藏在这幅画的哪个位置呢?谢谢大家的聆听与陪伴想要了解更多世界名画欢迎   1、左边穿白衣、两臂交叉的青年是希腊马其顿王亚里山大;   2、亚历山大右边(画面左端)一秃顶黄髯老人,身穿紫袍,面对观众,侧耳静听,似乎陷入沉思之中。这位老者右边(画面左端)是古代哲学家苏格拉底,他身穿淡绿色长袍,正侧转身体向四个青年人扳着手指头交换意见;   3、在四位交谈者中和苏格拉底面对面的是一位披甲带盔的青年军官,他名叫阿尔西比亚底斯,仿佛在认真细听苏格拉底的教诲。这位军官身后有一人挥手示意,招呼画面左边两个人赶快来听哲学家的讲话。

画的右上   1、接近亚里士多德的是一字排列的五名学者和一身着黄袍老人,他们正谛听着两位大哲学家的争论;   2、老人身后有两个年轻人正赶来聆听两位哲人的讨论;   3、画面壁龛墙角下有三个青年,左边的青年目视中央,侧耳细听哲人的讲话,中间的青年坐在墙角躬身记录,右边的青年侧身倚墙沉思;   4、靠近沉思青年的是一白发白须老人,他是斯多噶派著名哲学家芝诺,老人身披深红色斗篷,孑然一身,沉浸在思考中;   5、芝诺左侧(画面右端)有三人,他们神态各异,研究家认为其中有一位是古代波斯教的创始人琐罗斯德。

画的左下:下一层的人物分为左右两组,其中有著名历史人物,也有当时的现实人物

1、站着伸头向左看的老者是著名的阿拉伯学者阿维洛依;   2、阿维洛依身后是古代杰出的哲学家伊壁鸠鲁,他头带桂冠,正倚柱基看书;3、在阿维洛依左前方蹲着看书的秃顶老人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毕达哥拉斯; 4、站在毕达哥拉斯前面的学者是修辞学家圣诺克利特斯,他内穿黄衣,外罩紫袍,正回过头来看数学家演题;   5、毕达哥拉斯右手下有一秃头老人正眯缝着眼睛,一面看数学家演题,一面记笔记;   6、修辞学家圣诺克利特斯身后是一金发青年,他面目清秀,正凝神深思。这位青年是教皇的侄子,有名的文艺爱好者乌尔宾诺公爵弗朗西斯柯·德拉·罗斐尔。

画的右下 1、四位年轻人正围着古代数学家阿基米德(另说欧几里德),看他躬着腰手拿圆规在一块黑板上画几何图形;   2、阿基米德身旁是埃及天文学家地心说的创始人托勒密,他头带荣誉冠冕、身穿黄袍,手托天体模型;   3、托勒密的对面是大建筑家布拉曼特;   4、画面最右端是拉斐尔的好友著名画家索多马;   5、索多马和托勒密之间是拉斐尔,他头戴无檐帽,注视着观众。

画的中间   1、斜躺在台阶上的半裸着衣服的老人是古希腊犬儒学派哲学家狄奥吉尼;   2、坐在台阶上倚箱沉思的是古希腊杰出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他是西方最早提出朴素辩证法和唯物论的卓越代表。

遨游足迹

《宫娥图》

《创世纪》

《最后的晚餐》-上

《最后的晚餐》-下

《上十字架》、《下十字架》

《蒙娜丽莎》

《认识拉斐尔》

让艺术成为孩子的玩具,提升孩子的审美;

让艺术家成为孩子的朋友,伴随孩子的成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9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