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https://m.39.net/disease/a_5481242.html
“气死我了,你怎么这么笨啊,教了那么多次,怎么就是教不会呢?”经常会有家长在家教孩子做数学题,老是教不会时,总有这样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想法。这就造成了很多网络上出现的辅导数学时鸡飞狗跳的场景!孩子学不好数学,你要做的不是责骂,也不是反思自己教学方法,而是首先反思自己是否清楚知道现在小学数学到底学什么。
很多家长认为小学数学很简单,但小数数学经过多次改版,小学数学学习内容及学业目标和家长小时候学小学教程早已有所不同。家长在辅导孩子数学时,清楚知道也要让孩子知道在不同学业阶段应该重点需要掌握哪些内容,哪些数学教学内容是新增,哪些是重点难点。球球老师研读了《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炼核心重点内容分享给广大家长。
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内容包括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学习,这四大学习领域的内容按学段逐步递进,不同学段主题有所不同,学段之间的内容相互关联,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螺旋上升,构成相对系统的知识结构。
一、小学1~2年级学什么?
数与运算
(1)在实际情境中感悟并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理解数位的含义,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
(2)了解符号,=,>的含义,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通过数的大小比较,感悟相等和不等关系。
(3)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感悟运算之间的关系。
(4)探索加法和减法的算理与算法,会整数加减法。
(5)探索乘法和除法的算理与算法,会简单的整数乘除法。
(6)在解决生活情境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数感、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
数量关系
(1)在简单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数和数的运算解决问题,能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
(2)探索用数或符号表达简单情境中的变化规律。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1)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简单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能对图形分类,会用简单图形拼图。
(2)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认识长度单位米、厘米。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3)在图形认识与测量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量感。
数据分类
会对物体、图形或数据进行分类,初步了解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形成初步的数据意识。
综合实践
(1)在具体情境中,回顾自己在学前阶段经历的与数学学习相关的活动,唤起数学学习感性认识和学习经验,激发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兴趣,尝试运用与数学学习相关的词语,逐步养成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2)在实际情境中认识人民币,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了解货币的意义,具有勤俭节约的意识,形成初步的金融素养。
(3)在生活情境中认识时、分、秒,结合生活经验体会并述说时间的长短,了解时间的意义,懂得遵守时间。
(4)在日常生活情境中,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5)运用学过的测量长度的知识,发现自己身体上的一些“长度利用这些“长度”作为单位,测量空间或其他物体,积累测量经验,发展量感。
二、小学3~4年级学什么?
数与运算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万以上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探索并掌握多位数的乘除法,感悟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例8)。
(2)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和分数,感悟分数单位(例9);会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和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3)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能进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4)探索并理解运算律(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律。
(5)会运用数描述生活情境中事物的特征(例10),逐步形成数感、运算能力和初步的推理意识。
数量关系
(1)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和数的运算解决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例11)。
(2)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规律(例12)。
(3)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常见数量关系:总量=分量+分量(例13)、总价=单价X数量、路程=速度X时间;能利用这些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能在具体情境中了解等量的等量相等。
(5)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经历探索简单规律的过程(例14),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1)结合实例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距离;会用直尺和圆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例26);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的大小关系;会用量角器量角,会用量角器或三角板画角。
(3)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分米、毫米;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单位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和面积,会进行测量。
(4)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会根据图形特征对三角形和四边形进行分类。
(5)结合实例认识周长和面积;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6)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7)在图形认识与测量的过程中,增强空间观念和量感。
图形的位置与运动
(1)结合实例,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例27)。
(2)在感受图形的位置与运动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初步的几何直观。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
(1)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收集数据的方法,会呈现数据整理的结果(例39)。
(2)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感受数据蕴含着信息,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
(3)认识条形统计图,会用条形统计图合理表示和分析数据。
(4)能读懂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中的简单统计图表。
(5)探索平均数的意义,能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例40)。
(6)能在简单的实际情境中,合理应用统计图表和平均数(例41),形成初步的数据意识和应用意识。
综合实践
知道24时记时法;认识年、月、日,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能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初步的应用意识。了解中国古代如何认识一年四季,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以“曹冲称象”故事为依托,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感受等量的等量相等,发展量感和推理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在生活情境中,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了解“几点钟方向",会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发展空间观念)。
知道中国在秦朝统一了度量衡,指导学生查阅资料,理解度量衡的意义,知道最初的度量方法都是借助日常用品,加深对量和计量单位的理解,丰富并发展量感
三、小学5~6年级学什么
数与运算
(1)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了解奇数、偶数、质数(或素数)和合数。
(2)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小数和分数的意义,感悟计数单位;会进行小数、分数的转化,进一步发展数感和符号意识。
(3)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整数除法与分数的关系(例16)。
(4)能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四则运算和混合运算,感悟运算的一致性,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
数量关系
(1)根据具体情境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例17)。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会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例18)。
(3)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用字母表示事物的关系、性质和规律的方法,感悟用字母表示的一般性(例19)。
(4)在实际情境中理解比和比例以及按比例分配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5)通过具体情境,认识成正比的量(如,y/x=5)(例20);能探索规律或变化趋势(如y=5x)(例21)。
(6)能运用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能合理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逐步形成模型意识和几何直观,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1)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例32);知道三角形内角和是°。
(2)认识圆和扇形,会用圆规画圆;认识圆周率(例22);探索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知道面积单位千米气公顷;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例33)。
(4)通过实例了解体积(或容积)的意义,知道体积(或容积)的度量单位,能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体验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5)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了解这些图形的展开图,探索并掌握这些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认识圆锥并探索其体积的计算公式,能用这些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6)对于简单物体,能辨认不同方向(前面、侧面、上面)的形状图(例34)。
(7)在图形认识与测量的过程中,进一步形成量感、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图形的位置与运动
(1)能根据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会在实际情境中,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例35)。
(2)能用有序数对(限于自然数)表示点的位置,理解有序数对与方格纸上点的对应关系(例36)。
(3)了解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按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能在方格纸上进行简单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补全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5)能从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能借助方格纸设计简单图案,感受数学美,形成空间观念。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
(1)根据实际问题需要,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能合理述说数据分析的结论。
(2)认识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会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呈现相关数据,解释所表达的意义。
(3)能从各种媒体中获得所需要的数据,读懂其中的简单统计图表(例44)。
(4)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百分数的意义,能解决与百分数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感受百分数的统计意义。
(5)在简单的实际情境中,应用统计图表或百分数,形成数据意识和初步的应用意识。
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
(1)通过实例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及其结果发生的可能性。
(2)在实际情境中,对一些简单随机现象发生可能性的大小作出定性描述。
综合实践
在熟悉的情境中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知道负数在情境中表达的具体意义,感悟这些负数可以表达与正数意义相反的量,进一步发展数感。
在实际情境中,综合应用比例尺、方向、位置、测量等知识,绘制校园平面简图,标明重要场所;交流绘制成果,反思绘制过程,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收集重大体育赛事的信息、某项体育比赛的规则、某运动员的技术数据等素材,提出数学问题,设计问题解决方案;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调查了解人体每日营养需求,几类主要食物的营养成分,感受合理膳食的重要性;调查学校餐厅或自己家庭一周午餐食谱的营养构成情况,提出建议;开展独立活动或小组活动,设计一周合理的营养午餐食谱;形成重视调查研究、合理设计规划的科学态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7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