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上四年级,班上有个小女孩眼睛大大的,有点像猫咪。
只可惜,每次见她都背着个大书包,儿子也一样。偶尔去接孩子,我们做家长的在后面走,两个孩子并排在前面聊得热火朝天。
有时候孩子们肩膀酸了,用力把书包背带往前一拽,重达十几斤的书包就咣当一下,砸在孩子们天真稚嫩的肩膀上。看到两个活蹦乱跳的孩子身形一顿,继续蹒跚前行的样子,我和女孩的妈妈只能是相视一笑,倍感心酸。
孩子的书包,为什么越来越沉了?
帮孩子背书包,竟然受伤了。
在一次家长会上,孩子的班主任老师特意说过孩子书包的问题。
她说,我就很奇怪,我反复给孩子们要求:
首先,不准背大书包,只准背小书包;
其次,绝对不允许把额外的教辅资料带到学校;
再次,每天早上都要整理书包,将不用的书本放到家里;
最后,大多数副科都是循环课本,根本就不需要装在书包里。
按理说,孩子们的书包不会很沉,至少班主任老师认为,孩子们的书包应该全部塞进桌仓里,但实际执行的时候,她发现很多孩子的书包又大又重,根本塞不进桌仓,只能是勉为其难地放在课桌旁的地板上。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平时要写稿子,只能在每天下午抽时间去接孩子,然后我背着书包,他和其他同学勾肩搭背地边聊边走。前段时间,我发现我的右肩酸痛,接连痛了一周,想来想去,都是帮孩子背书包的结果。
我说这不行,就把孩子的书包放在体重秤上称了一下,一看,14.6斤。
对此,我也像孩子的班主任老师一样大发雷霆,逼着孩子把书包里的东西全部倒出来,然后一本一本地分析。
孩子的学习负担,太重了。
语文、数学、英语的课本和练习册,基本上每天都要带。
阅读书、跳绳和语文书法,也是每天必带。阅读书每天早读和午读要用,跳绳在课间和体育课要用,语文书法每天都要布置作业,孩子可以抽空在课间写完。
这时候一称书包,也已经10多斤了,再加上两三本还不是循环课本的副课书,还有将近1斤的保温水杯,儿子14.6斤的书包,在班上只能算是中等水平。
所以说孩子们肩上的负担,真的很难减。
我和孩子大吵大嚷了半天,最后的结果是把所有的课本又重新装了回去,除了几张被孩子塞在包里的过期试卷。我又掂量了一下,感觉是书包太沉了,就和孩子一起买了个新书包,孩子也牺牲了对于外观卡通化的要求,只求轻便,不求美观。
就这样,孩子背着纯黑色的薄书包轻装上阵,加上我和他每天早上对书本“精挑细选”,书包的重量才降到了13斤以下。
不得不说,如今孩子的压力和负担都太重了。
补习班,让孩子的书包更重了。
我仔细分析了孩子书包超重的原因,想到以下几点:
首先,现在的铅笔盒很重。
各式新奇文具非常吸引孩子,再加上老师的各种奇葩要求,使得孩子的铅笔盒里塞满了修正贴、电动橡皮、涂改液等,再加上铅笔、自动铅、圆珠笔、中性笔和钢笔,还有橡皮擦、圆规、套尺之类,光是一个铅笔盒,可能都要接近1斤的重量。
其次,素质教育的课本多。
既然要“看淡”应试教育和课程学习,那么音体美、安全教育、科学常识和思想道德方面的课本就不可或缺,现在的课本往往图文并茂,纸张大、篇幅多,两三本教材的重量就已经不可小觑,自然会显著增加书包重量。
最后,有的孩子书包过重,是因为还要装上放学后参加补习班的教材、作业和练习册,这就给孩子造成了学习负担和书包重量的“双重负担”。
我的孩子没有上补习班,所以书包重量还算可以接受,再说,也实在没有“减负”的空间了。据孩子说,他的书包只要使劲塞,还是能够塞进桌仓里的。
至于那些课后需要上补习班,课间还需要读课外书的孩子,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整天背着硕大无比的书包,在学校只能放在地上,放学了还要背着“行囊”四处赶场子。
所以说,中小学生的书包负担和学习压力,是学校和家庭共同施压的结果。
如今“双减政策”的发布,一方面能够给孩子减轻书包压力,另一方面能够帮孩子减轻作业负担,真的是善莫大焉。
希望轻装上阵的孩子们,可以在欢声笑语中,学到知识、锻炼体质;更希望天下的父母,不至于因为帮孩子背书包,而落得腰酸背痛。
孩子的书包,是该“减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