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罗翔圆圈正义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下来得多少钱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22/5951577.html

作者:小黑盒——gdtop

我们画不出一个完美的圆,但不代表完美的圆不存在,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当罗翔老师在B站开设账号后,以极快的速度成为千万UP,在他的视频中,曾多次提及《圆圈正义》他所写的这本书,“民众对正义的渴望就像江河一样,但是它需要在堤坝之间,要通过法治的堤坝,让这个汹涌的民意,到达它该到达的地方。我们画不出一个完美的圆,但完美的圆是存在的,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罗翔与老奶奶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告诉我们,正义不仅本身值得追求,其结果也往往合乎欲求。即一个正当的职业,不仅要有独特的追求,其结果也能带来附随的好处,正如医生既要追求医术高明妙手回春,同时这种追求也会带来良好的声誉与可观的收入。

罗翔老师一直都是热爱写作,热爱科普的学者,他在书中提到自己常常劝有文字特长的同事朋友多多写作,科普法制观念,但得到的回复却是:这有什么好处?算核心期刊吗?算科研成果吗?多写“核心”、“权威”才是正道,否则一辈子都只是不入流的外围学者。

诚然,核心论文固然有着为全人类进步谋福祉的愿望,但成为了权威专家享受到名利后,又有多少人是真正从中得到法治之光的慰藉呢?正如罗翔老师在综艺节目访谈时,因年轻时没能为老奶奶提供援助而感到愧疚,罗翔说我们永远没有自我想象中那么高尚。

圆圈正义

在现实中,无论我们用任何仪器,都无法画出一个真正完美的圆,但“圆”这个概念本身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把“圆”看成一种关于正义的隐喻,那么每一个画“圈”的决定都是一种与正义有关的追求。罗翔老师认为,一般来说至少有三种勾画“圆圈”的态度。

第一种人随意乱画,如画个四边形,然后称之为“圆”。历史上有赵高指鹿为马的案例,上位者如此可能是为了考察下位者的忠诚,而下位者也跟着学,那么自然是唯马首是瞻,只有天真的小男孩会突然大叫,“他明明光着屁股嘛,身上什么都没穿!”

第二种人用心手绘圆圈,但无奈所画之圆就是不太规则。这群人中,一部分会灰心丧气,他们或许觉得世上本无圆,庸人自扰之,理想破灭后以一种犬儒的心态看待一切,甚至陷入极致的虚无主义,渐渐成为第一种人一样随意乱画。

无知与傲慢

第三种人用先进的仪器画圆。比如用圆规画圆,如果画出来一个合格的圆,尽管这个圆实际上离完美圆相去甚远,但他们仍然会非常开心,特别是当他们看到第一和第二种人后,罗翔老师说第三种人会渐渐地有一种“不可一世的自恋”——

他们会将自己所花的圆定义为“圆”的标准。心怀宇宙更宏观一点,人类在遇到三体人之前,也绝不会想到还有“智子”这样无法让人理解的科技,第三种人理所应当地认为,既然自己的圆很好,别人画不出更好的圆,所以自己的圆就是非常完美的。

一旦有人提醒他们,世界可能存在“智子”,或者说还存在更完美的圆,它们会把这种意见当做是对自己的挑战,因为他们俨然是真理的代表,绝对的力导致自恋,它们傲慢到将其他可能存在的完美圆视作敌人——无知并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安提戈涅

罗翔拿古希腊悲剧作品《安提戈涅》为例,叙述着三种人的状态,如果把理想中完美的“圆”比作正义的应然状态(应该如此),那么现实中所有的不那么完美的“圆”就可以看成正义的实然状态(实际如此),应然与实然的选择,是永恒的主题,难题。

《安提戈涅》的故事发生在忒拜,克瑞翁在俄狄浦斯垮台之后取得了王位,俄狄浦斯的一个儿子波吕涅克斯背叛城邦,勾结外邦进攻忒拜而战死。克瑞翁将波吕涅克斯暴尸荒野,并下令,谁埋葬波吕涅克斯就处以极刑,波吕涅克斯的妹妹安提戈涅以遵循“天道”(对家人的爱)为由埋葬了哥哥,于是被克瑞翁下令处死。

与此同时,克瑞翁遇到了一个占卜者,说他冒犯了诸神。克瑞翁后悔赶去救安提戈涅时,为时已晚,安提戈涅已被处死。克瑞翁的儿子是安提戈涅的未婚夫,得知恋人死讯后自杀身亡,克瑞翁的妻子听说儿子已死,怒责克瑞翁后也随之自杀。克瑞翁成为孤家寡人,这才认识到是自己一手酿成了悲剧。

客观存在

剧中安提戈涅在对抗克瑞翁时有一段常常被法学家所引用的台词——克瑞翁质问道:“如果我忠于王位的职责,我就不正义吗?”安提戈涅回答说:“你并不正义,你践踏了天道。上天制定的不成文律条永恒不变,它的存在不限于今日和昨日,而是永久的,也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关于这则传说寓言有很多说法,罗翔老师倾向于自然法学派,即应然正义一如客观存在的“圆”,它是法律永远的追求,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当法朝着正义前行时,应如边沁所说的“严格的服从,自由的批判”,如果严重背离应然的正义,那么边沁的说法就不再成立——

恶法非法,无论外力多大,长方形也永远不是圆。此刻我们才能真正意识到,圆是客观存在的概念,从而跳出前面三种人花圈时的心态。既然正义如完美的圆一般并非人之主观设计,而是客观自在的,因此我们对正义会心存敬畏。

快乐

丘吉尔说:“没有最终的成功,也没有致命的失败,最可贵的是继续前进的勇气。”正义客观自在,我们对正义心存敬畏,罗翔在书中一直探讨着如何成为一位勇敢的人,而每当他开始思考时,情不自禁地就开始导向哲学思考,即勇敢的正当化依据究竟是什么?

道德主义。这种想法自然是人的第一反应,且让人浑身充满动力,就像康德说,道德本来就不教导我们如何使自己幸福,而是教导我们如何使自己无愧于幸福。但愈是这样思考然后去做,愈会觉得自己虚伪,助人之后又会产生虚荣感,每个人都无法避免虚荣心,以道德主义行事最终可能让人走向德行的幻灭。

功利主义。自然让人想起密尔和边沁的快乐理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功利主义的判断依据是行为能否增进人的快乐,但快乐很难被量化,且如果根据经验计算利益得失,最终也会走向庸俗只追求眼前的利益,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选择懦弱而非勇敢。

但是约翰·穆勒·密尔却认为,幸福是有高下之分的。“做一个不满足的人,胜于做一只满足的猪;做不满足的苏格拉底,胜于做一个满足的傻瓜。如果那个傻瓜或猪有不同的看法,那是因为他们只知道自己那个方面的问题,而相比较的另一方即苏格拉底之类的人,则对双方的问题都很了解。”

如果幸福没有高尚和庸俗之别,那么一切都会变得平庸,劣币终将驱逐良币。而密尔说,越是能够体现人的尊严的快乐就是越高级的快乐。如果人有尊严,那么一定存在一个永恒的概念。除掉永恒这个概念,人的尊严只是一种假设,可以随意抛弃,幸福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高下之分。

如果没有作为人的尊严,快乐也无从谈起。只有着眼于永恒的功利主义才能让我们不再根据眼前的利害得失作出选择,道德主义与功利主义会走向融合。越追求德行,越能体现人的尊严,获得更大的快乐。唯此,勇气也才可能有坚实的基础。罗翔老师文末寄语:

唯愿你我法律诸君有这样的勇气,不悲伤、不犹豫、不彷徨。

今早雾霾蔽日,但是不要害怕,太阳依旧在云端。

文章选段摘自罗翔《圆圈正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53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