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物多样性,首批贵宾入住这家星

本文转自:青年报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刘晶晶

为昆虫修建“旅馆”,让它们有地方休息繁衍,这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种方法。在辰山植物园科普小院内,有一座刚刚开张的“星级昆虫旅馆”,最近,迎来了首批“贵客”。

旅馆“贵客”性格各异

这座高1.6米,宽0.4米的“昆虫旅馆”里,最大的“客户”是蚂蚁,它们不仅“入住率”高,而且每次都是相约一起入住。但另一种让人惊喜的“贵客”切叶蜂却喜好独居,因此也被称为独居蜂,它精挑细选,最终选择了位于三楼的竹筒房间。

切叶蜂同蜜蜂外形相似,但它的腹部生有一簇金黄色的短毛。由于它们常从植物的叶子上切取半圆形的小片带进蜂巢内而得名切叶蜂。每天,它们会频繁带着切割好的叶片回到“旅馆”,乐此不疲。在蜂巢内,切叶蜂把一片片的叶子卷成一个个的小包,然后在每个里面放上一些花粉和一粒蜂卵。

切叶蜂

切叶蜂与蜜蜂属于近亲,有着相同的采蜜和传粉等生活习性,雌切叶蜂喜欢独居生活,在完成和雄蜂的交配后,便开始筑巢产卵。切叶蜂一般会将自己的巢穴筑在泥土、树洞、墙缝、木材缝隙等处。而巢穴的形状类似于一个隧道,巢穴的底部和入口基本呈圆形,所以需要尺寸相对较小的圆形叶片加以覆盖。但覆盖在巢穴侧壁上的叶片放置方向有所不同,且有时候底部的叶片和入口的叶片在尺寸上也存在些许差异,因此切下叶片的尺寸和形状有所区别。

切叶蜂有着如剪刀一样的大颚,停落在叶片上后,会用自己的身体作为圆规,一边旋转身体,一边用两片大颚在叶子上切割出一片类似圆形的叶片。整个切割过程很快,只需要2至3秒便能完成,随后它们便带着切割好的叶片迅速飞离。所有被切割下来的叶片形状和尺寸都大致相同,这种裁切手艺如同使用了模具一般,妙不可言。植物专家告诉记者,如果在一些蔷薇科的植物的叶片上看到一些比较对称,或者圆整的缺口,多半都是切叶蜂所为。

被切叶蜂选中的蔷薇叶片

看似小巧的巢穴,却有着严谨的结构特点,加之切叶蜂对叶片尺寸和形状特别讲究,能给下一代提供非常舒适的家园,由此可见,切叶蜂也算是动物界里的“裁缝大师”和“建筑大师”了。

“昆虫旅馆”可巩固生态多样

什么是“昆虫旅馆”?记者了解到,“昆虫旅馆”的概念起源于欧洲,旨在唤醒人们保护昆虫,回馈自然,保护生态。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栖息地是生物多样性得以持续存活的空间和条件。“昆虫旅馆”是利用循环可再利用的材料,比如木材、稻草、砖头、竹子等不同材质的材料,为昆虫们提供不同类型的“房间”。“昆虫旅馆”的建造,可以提供更多的自然栖息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而在植物园中建造的“昆虫旅馆”,不仅能巩固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倡导人们对昆虫的重视和保护,也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工具,通过亲手打造昆虫旅馆并持续观察其“运营”情况,许多人保护自然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将被唤醒。人们能够近距离观察生物的生命周期,这在野外往往难以实现。同时,它还能作为科研工具,收集罕见物种的数据。

作为城市发展的橱窗,辰山植物园一直秉承“精研植物·爱传大众”的使命。这里“居住”着超过1.8万种(含品种)的植物,当植物的类群有所增加的同时,各种动物、昆虫、鱼类等也会选择在辰山定居。

据悉,去年开始,辰山植物园就积极开展“昆虫旅馆”项目,已有超过组亲子家庭亲手体验制作小小的“昆虫旅馆”,孩子们走进自然,了解昆虫居住习性,了解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分享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理念,唤醒孩子对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

而此次是植物园搭建的首个固定大型“昆虫旅馆”。高1.6米,宽0.4米,采用自然材料、依照昆虫和小型爬行动物的习性搭建而成,供它们繁衍、栖息及越冬所用。三角形的屋顶设计让旅馆可以在雨天的时候,快速排去多余水分。基座的设计则是用九孔砖夯实的地基,让旅馆不仅能保持平稳,还能避免积水问题。10个富有设计感的“房间”分别由木屑、枯木枝条、有空洞的竹子、掉落的松果等8种充满自然气息的材料构筑而成,“旅馆”基部还放置了一些倒扣的瓦片,供小型爬行动物旅客居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19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