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因会得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793246.html
「来源:|说文解字ID:swjzclub」
有节即是有所节制,有所保留,不把弓拉满,不将势用尽,预留出腾挪空间和回旋余地,避免陷入亢龙有悔、势尽反败的困境。
《韩非子》中讲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一个楚国人,既卖盾又卖矛。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任何坚固的东西都穿得透”,结果是把自己置于逻辑的死胡同,进退不能,就因为他把话说得太满了。
《庄子·外篇》也讲了个类似的故事,战国时期有个叫东野稷的人擅长驾驶,他在鲁庄公面前夸下海口,他驾车无论是进还是退,车轮的痕迹都像木匠画的墨线那样直,无论是向左还是向右旋转打圈,车轮的痕迹都像木匠用圆规画的圈那么圆。鲁庄公叫他驾车表演,说一圈两圈不叫本事,兜一百个圈子再返回原地那才叫高手,结果东野稷车仰马翻,输了个底朝天。
可见,凡事皆有度,过则生变,再强的硬弓,势穷力竭之后,连薄如蝉翼的丝绢都不能穿透,故而先哲才语重心长地劝诫:“势不可使尽,福不可受尽,话不可说尽。”尽则满,尽则竭,尽则穷,古今中外,莫不如是。
鉴于此,为防止重蹈“尽”的覆辙,《管子》提出量力而行,勤俭节约,避免消费无度造成奢侈浪费,“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否则,居家就会难免饥寒,治国就会面临危险。唐代贤相陆贽也强调“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成书于清代的《格言联璧》则认为,凡事都要知道有所节制,“言语知节,则愆尤少。举动知节,则悔吝少。爱慕知节,则营求少。欢乐知节,则祸败少。饮食知节,则疾病少。”言行举止,饮食起居,看似平平常常,微不足道,但其中的学问却不可小觑,知道守正有节并躬行不辍一以贯之,这很难,却也很重要,古人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强调修身,强调小事也要做好,就是因为它往往决定着一个人的成败。
有节不只是一种值得推崇的生活态度,更是极具远见深识的大智慧。
古人曾发明一种特殊的“座右铭”,名曰欹器,其上有双耳可穿绳悬挂,底厚而收尖,口薄而敞开,其上放置匀速滴水,特别之处在于它“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古人制作此器的目的在于提醒人们,凡事都要懂得节制,刚刚好是最高境界。孔子有感于此,谆谆告诫他的学生,只有做到智慧超群而不显锋芒,功高盖世而不居功自傲,勇武无敌而示以怯懦,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才能保持长盛不衰。
有节要求懂得守拙与谦退,有功劳推一推,有机会让一让,“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风光不独占,“众乐乐”强于“独乐乐”。有节要求懂得知足常乐,对自己喜欢的东西,知道自我克制,做柳宗元笔下喜欢背东西、生性贪得无厌的小虫子蝜蝂不仅累,而且也没有好结局,而见到别人在物质上强于自己也不必眼红,要知道“良田万顷,日食三餐;大厦千间,夜眠八尺”,真正要紧的是在精神境界上的见贤思齐。
有节则无虞,懂得有节也许并不难,要做到有节却需要大智慧,这其中的取舍之道,值得我们细细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