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当年东平四中我的那些恩师文李玉柱

我是接山村人,从小就对东平四中充满了向往。年,东平四中恢复初中招生,我有幸成了东平四中的学生。在四中学习、生活的三年里,我接触到了许许多多的老师,他们传授给我知识,教我做人道理,让我今后的人生充满了阳光和幸福,他们的恩情,高于天,厚于地,令我终生难以忘怀。

初中开学那天,我报到时,教务处前已排起了长队。我想这么多人,报名要等好一会呢,早报晚报反正最后总能报上,与其在这里闲等着排队,还不如到处转转。于是,我便一个人在校园里漫无目的游逛起来。走到第三排屋的时候,忽然听到有人喊我的名字,我以为是小学的同学,抬头一看却是位老师模样的陌生人。那位老师看我发怔,笑笑说:“你不是李玉柱吗?”我疑惑地点点头。“我就是你的新班主任,我姓韩,叫我韩老师吧!”我脸都红了,忙说:“韩老师好!”“你帮我去锅炉打壶开水行吗?”韩老师和气地跟我商量。“当然可以!”我有些激动。韩老师给我指明了到锅炉的路线,然后又嘱咐我要小心。打水回来,韩老师正在打扫办公室,我当仁不让地又接过了笤帚……

这是我第一次到这个学校,也是第一次见到韩老师,韩老师怎么就“认识”我呢?见我好奇,韩老师笑笑说:“那很简单,你们的档案我已阅过,档案上都有照片,而且,从档案里我知道,你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听着韩老师的夸赞,我的脸又涨红了,我知道,我没有韩老师说得那样好,但我暗下决心,在这所新学校里,我要做韩老师说的“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从此以后,给韩老师提水扫地就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老师们都夸我勤快,是个好学生,其实,他们不知道这里面有个秘密,我之所以如此,只是为了报答韩老师对我的“未见先识”之恩——第一次见面就能叫出我的名字。

教我们英语的是杨永慎老师。他高高的个子,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放射出和善亲切的光芒,国字形的脸上永远写满了微笑,让人心底禁不住生出亲近之感……

当时,英语是一门“新兴”科目,在我们农村孩子眼里,“外国话”是很高级的,一定很难学,同学们心里都很惧怕。

杨老师说,英语和汉语一样,也是一种语言,而且是比汉语还简单的一种语言。汉字是象形文字,读音和写法没有关联;而英语是拼音文字,类似于我们的汉语拼音,你只要会汉语拼音,英语基本上就学会了一大半。中国有句俗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英语是一种语言,学英语,贵在开口说,你若每个单词、每句话都读得滚瓜烂熟,英语就算学好了,无论什么样的考试,你都一看就会!

杨老师很注重英语的书写,他要求我们“写得要和书上印的一样”,每次作业,他都会挑出写得漂亮的作业进行展览,记得我们班当时写得好的是张成凯,他的作业被展览的次数最多。我的作业也有好几次被杨老师在讲台上高举,台下的我,当时心里非常得意。

正是杨老师的严格要求,四线三格已印在我们心里,就是在白纸上写,每个英语字母、单词、句子也都是规规矩矩,该高的高,该低的低。

当时的考试并没有听力这一项,但杨老师却很注重听力的训练,没有录音机,他就让我们听收音机,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业余外语广播讲座(英语初级班);他还让我们几个英语爱好者组成英语兴趣小组,自费给我们买来一套北京外国语学院陈琳教授主编的英语教材。收音机,当然是杨老师的,当时邱民是组长,由他负责保管,带领我们听课、学习。课外活动时,就找杨老师给辅导。每次,杨老师都是面带微笑地听我们读,然后耐心地一个个给我们矫正读音……

那时英语还未纳入中考,有很多同学认为学了没用。开始学英语纯属好奇,三分钟热度之后,就不再那么认真了;还有同学,认为中考不考,英语课是浪费时间,干脆转到不开英语课的学校去了。

我同村两个学习较好的同学,也和我商量着转学。我犹豫不决,于是找杨老师拿主意。

杨老师说,现在全国英语学习热潮正猛,国家也已经将其列入了必修课程,纳入中考是早晚的事。你现在只是初一,最好是学下去,即便三年后不考,将来也一定对你大有好处的!

于是,我就放弃了转学的念头,继续在东平四中学英语。

年,我们初中毕业参加中考,杨老师预言成真,英语列入考试科目,虽然只占40分,虽然我当时只考了36分。但在那一年,成绩并不出类拔萃的我却考上了师范,那是因为,有很多学校根本就没开英语课,学生根本就没学过英语,何况我又遇到了杨老师这样的好老师!

如果不是杨老师,或许我就考不上师范,今天或许就不能站上讲台做教师了!

初中时,我特崇拜教我们数学的张方瑜老师。别的老师上课要带着课本、教案什么的,而张老师上课总是玩“空手道”——从不带课本,更不要说教案了。上课时,他还有一手绝活,徒手画几何图形,他画的直线,那是一个字——直;他画的圆那也是一个字——圆,比用尺子划的还直,比用圆规画的还圆;他让我们看书、给我们布置作业,说在第几页第几行就在第几页第几行,一行都不带错的……

年师范毕业参加工作后,学校让我教毕业班数学。因为我生性脑子愚笨,逻辑思维能力差,数学一直是我的弱科。但刚参加工作,对学校分配的工作不能讲价钱,唯有服从,于是硬着头皮接下来。

那几年,正好赶上中专热,不限复课生。很多复课生都比我“会么儿”,他们不会的题来问我,我都是接下来,回到办公室再琢磨,实在琢磨不出来我也有办法,就是晚上到东平四中(当时已改为接山中学)找老师——初中的数学老师张方瑜老师请教。

张老师当时还在带教毕业班,白天上课,晚上还有自习,给我“辅导”当然唯有放学后、在家里了。每一次,张老师都是不顾一天的疲劳,给我析题,解题。这个时候,张老师不仅是就题论题,他还给我分析这道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不仅是在初三这一册里,而是在初一或是初二的哪一章里,我之所以找不到解题的切口,是因为前面知识不够熟悉的缘故,他让我抽时间,把初中所有的课本都仔仔细细再研读一遍,捋一捋,将所有的公式、定理都烂熟于心才行。

一次,有一道几何题,把张老师也难住了。我们师徒两个,从晚上九点开始,一直到了夜里一点多,张老师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用倒推法,反证法等,画写了十几张大纸,最后肯定地说,这是一道错题。后来,从另一本资料上,我又看到了这道题,果不其然,原来学生拿的那本资料上,题图的一个字母标错了位置。

在张老师的指导下,我的数学教学渐入佳境,教出了点成绩,在镇上联中的数学教师中竟也小有了名气。而我心中清楚,这都多亏了敬爱的张老师的辛勤指导啊。

年9月,接山中学教学楼竣工投入使用,我们从平房搬进教学楼。桌子、凳子、橱柜自不必说,是要搬的,但是面对一捆捆的学校旧档案,当时很多人主张就不要了吧,卖给收废品的算了。

李允玲老师是东平四中的“老人”,一直在教务处工作,她说,这些档案资料都保存了多少年了,都很珍贵啊。

她让我找了几个年轻教师,将一捆捆发黄的旧档案扛上楼。她不嫌脏,不怕累,将这些档案细心地按照分类,一一整齐地又摆放进了档案橱里。也就是在那时,我有幸目睹了我们的部分校史,知道东平四中,原来还叫过平阴四中,知道了,原东平四中的老师们,工作是多么地敬业、精心、认真,学校各种计划、教师、学生的各种登记,学生成绩册,各种活动记录,无论是刻印还是手写,都工工整整,一丝不苟,记录详实,分类清楚,装订整齐,都用牛皮纸封面,上面用毛笔写着“永久保存”等字样。只可惜,当时搬家,东西太多,人员太杂,虽然李允玲老师和我竭力“维管”,但还是有不少资料散失了,这实在是一种无法挽回的遗憾!

受李老师的影响,我对过去的档案资料也渐渐有了感情。年,我任教务副校长,迎接上级的双基复验,要整理出大批档案,上级要求都要装盒入橱。学校档案橱不够,资金又紧张,又有人主张将原来的旧档案卖给废品收购站,将4个橱子腾出来,我当然是坚决反对:“一所学校没有了历史,就没有了根,就算验收不合格,也不能丢掉这些珍贵的档案。”在我的据理力争下,这些珍贵的资料终于保存了下来,而且,从此再也没有人敢打它们——卖废品的主意!

我在东平四中附近长大、在东平四中求学、在东平四中教学,我永远是东平四中的学生,永远是东平四中人。感谢母校给了我那段美好的学习生活经历,感谢那些可亲可敬的老师全心地培养我、教育我、影响我。在这国庆七十周年到来之际,我诚挚祝愿东平四中我的那些恩师们,幸福快乐乐,万事如意!真心地祝愿东平四中的明天更美好!

(作者:李玉柱,年8月~年7月在东平四中初中部学习。本文由作者和东平四中《母校情怀》编写组独家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特别感谢段振业先生的热心收征与精心编撰。祝东平四中——现东平县接山镇中学新老校友夏日安康,工作顺利,生活幸福,万事如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80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