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陪读生活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陪读已然成了潮流,因此一向不懂得追赶时尚的我无意中竟赶上了潮流,不知算不算得上是一大幸事。
大部分家长的陪读想必也和我一般都是非自愿的,有些资历深的陪读生涯从娃上幼儿园就萌芽了,当然更多的陪读一话是从娃上小学一年级起正式开始的,至于如我一般从娃读初中乃至高中才施施然加入的应该也不在少数,当然也不排除从来没陪读过一直当甩手掌柜的,潇洒倒是潇洒,不过想也必也少了一部分人生经历,不能如我等有如此丰富的人生体验(此乃典型的酸葡萄心理,其实你内心对人家羡慕嫉妒透了)。
以前,我对我的学生家长们是这么说的“孩子小学阶段是习惯养成期,一定要陪,等到习惯养成了就用陪了,想想短时间的陪伴换来孩子一生的成功,这是多么划算的投资啊!”有家长问我要陪到什么时候时,我脱口而出“孩子上了初中就不用陪了”。我自己对此也深信不疑。直到自己的娃上了初中,孩子班主任在家长会上反复强调“绝对不要想着孩子上了初中就放手,孩子还是孩子,还得陪着,并且还必须高质量地陪伴,不能娃在一旁做作业,你在一旁玩手机。”我一开始还不以为然,心想小学我都没陪(估计就是小时候没怎么陪的缘故,从前偷的懒都得加倍还上啊),上初中了你突然让我陪,这家伙的双方一下子都适应不了吧!于是乎硬着头皮顽抗了一两个月,我们照样过着井水不犯河水的生活。可是两个月的期中考试让我差点从跳起来,看来,老师的话还是要听得,不听老师言,吃亏在眼前。于是,开始召开家庭会议,其实,主要是让陪读在家里“合法”化,当然了,我们家一向是实行民主的,二比一,正式通过。理由是班主任都开口了,难道还能不遵照执行?于是乎,我的陪读生涯就此华丽开启。
所谓陪读,地位其实没有古代的书童高多少。虽说可以坐着,可哪里坐得安呢?你傻傻地坐在一旁直勾勾地盯着肯定不行,人家小主会觉得你在明目张胆地监视她,会导致直接“驱逐出境”。你得找点事做,装得很随意的样子,最好是手里拿着书当幌子,虽然可能半天一个字也没看进去,可样子得做足啊,切记切记千千万万不能拿反了,否则一记冷眼会让你吃不了兜着走。好吧,现在看来一派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可是你眼看着书,心却一直在她身上,你用眼角余光注意到她在那里做着作业,提笔写字,嗯,不错,哎,等一下,怎么刚刚写好的立马就用修正带涂改掉了,这卷面多不整洁啊,想好了再下笔嘛!怎么?还涂?我的天呀,怪不得三天两头买修正带,敢情是拿来好玩的呀!终于忍不住来了一句“这么涂改你们老师不批评你们啊!我们小学生都不许用这个的!”你特意强调了一下小学生,可对方怎么会放在心上,心想小学生什么级别,能和我们初中生比吗?只是懒懒地回了一句“我们老师说了,考试时只要涂改干净就行。”好吧,人老师都说了,未必你大过老师,赶紧闭嘴吧!
等等,怎么刚刚画完图铅笔就放进文具袋了,明明下一题还要用的呀,再一看,妈呀,原来不仅仅是铅笔,其他的文具橡皮、圆规、水芯笔都是一样的待遇,通通都是用完立马放进文具袋,哪怕只隔一秒要用,也一定是要按规矩有条不紊地放进去,再拿出来,机器人一般准确无误,如此反复,不厌其烦。可是在旁边旁观的你忍不住要暴走了,这不纯粹是浪费时间吗?这都是谁教你这样干的呀!不知道用完了一起收拾啊!刚想骂人,突然想起小时候教过的“置冠服,有定位……”,当下一惊,坏了,还好没骂,不然岂不是自讨没趣?哪个让你小时候教育她东西用完一定要放回原位不然会找不到的,这下好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吧!还能怎么样?忍着呗!没看到忍字头上一把刀吗?
当然也有忍无可忍的时候,因为看到了拿回家的考试卷,这时候怎么也憋不住了,于是情不自禁地扮演起“包打听”的角色来:“你们班最高分是多少?你在班上排名多少?”“对了,妈妈,你起来一下。”“啊,怎么了?”你满心地困惑之余还是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还没等你反应过来,你就被一只手轻推出了门,对方拒绝交流,并且不待见你,自己一边反省去吧!
好吧,这下长记性了,不该问的坚决不问,还是好好珍惜陪读机会吧!当然陪读决不仅仅只是陪着,职责大着呢!你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听得一声咳嗽,赶紧问“要不要喝热火”,只消一点头便屁颠屁颠地奉上蜂蜜水或是柠檬水、秋梨膏水一杯,不能冷也不能热,温度要恰好,可是又不能用嘴尝,那只能用手臂试温度了。若是小主饿了,你还得变戏法一样变出美食来。不会做,那对不起,出去买吧!有同事曾说过陪读期间经常大半夜跑半个常德城就只为一碗米粉,米粉咱常德城咱可多了去了,楼下就有,干嘛非得舍近求远,大晚上的打的去打的来,的士费远超过米粉钱,犯得着吗?对,太犯得着了,人家指定了品牌甚至门店,其他店的一概不要,你还能怎么着?关键速度还得快,不然冷了糊了味道就变了,人一不高兴就不吃了,你想想人家确实也辛苦,又伤身又费脑的,还是用心侍候着吧!这个时候,你多么希望自己是东方红毕业的呀,要不有盏阿拉丁神灯也行啊!
除了尽心尽力做好后勤工作外,偶尔陪读也兼任家教,遇到这种时候,你先别高兴得太早,以为自己地位提升了,因为你会发现你讲了大半天,讲得口干舌燥,可是人家不见得愿意接受,搞不好接收器都没开,你只得压着火气再讲一次,“懂了没?”“懂了”。到底懂没懂,你心里还是没底,你压根儿不知道人怎么想的。这时候你就特别想要一种一个同事说的希望能发明的一种仪器,能解析出孩子的想法,这样我们才能知道他们的小脑袋瓜里到底想的些啥。看来和我等持同样想法的人还不在少数。代沟问题真是一个永恒的难题啊!这还不是最恐怖的,更恐怖的是你有的时候可能因为教材不熟,知识点遗忘太久,会现出知识漏洞,这个时候你会准确无误地接收到对面的鄙夷气息,同时感到一阵冷风吹来,“我怎么觉得你越来越不靠谱了呢?”瞧,被质疑被藐视了吧!让你陪读!让你陪读!
娃的求学之路尚且漫漫,我的陪读生涯才刚刚开始,未来可期,未来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