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如何治愈 http://pf.39.net/bdfyy/bdfzd/160807/4927619.html
继《我在故宫修文物》后,社会掀起了一股“工匠精神”的热潮。古话说,缺什么才补什么,快节奏的社会,人心总是浮躁的,拥有一颗匠心最是难能可贵,所以我们内心都渴望成为、羡慕拥有匠心的人。
年,根据中国十佳纪录片《大匠之梦》改编的《有温度的手艺》这本书正式出版,书中记录了20多位民间匠人,其中有掌墨师、泥塑师、打铁匠、银匠、古建筑群落的设计师……
很多领域在我们看来又枯燥又辛苦,与步履匆匆的当下格格不入。但就是这群人,无论世界多么的浮躁,他们的内心总是安静的。他们终日相伴的只有泥与木,陶与火,石与铁……他们大多数习惯沉默,只用一双手与这个世界交谈。
另外在这本书里,我们还能看到很多古代匠人世代传承下来,如今却濒临灭绝的技艺:鲁班传下来的神器“样高”、木制建筑的灵魂“榫卯”……也能看到现代匠人如何运用先进的当代创新技术和古代技艺的融合。
看完这本书让人有一种踏实感,虽然自己不是从事这些传统手作、古建等行业,但是这些匠人们活出来的生命,让人有一种日子不能白白过的敬畏之心。
一、没有选择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在这本书的开篇,讲述了一对掌墨师父子的故事。儿子王东其16岁跟着父亲进入这个行当,不是因为热爱,而是为了生计无可奈何的选择。
母亲得了癌症,父亲不得不让儿子辍学跟着自己一起做工赚取医疗费用,所以对于儿子,走进这行也是无奈却又自然的选择。
但也正是这种父传子承的家传方式,父子朝夕相处、耳提面命,儿子培养了扎实的基本功并得到飞速的成长。
在父亲心里,对儿子一直有一种亏欠,当年让儿子辍学跟着自己做这行实在也是没办法,但如今,看着儿子一天天成长起来,在这个行当里用过硬的手艺赢得了一些口碑,他心里也算平静了很多。
以前听一个朋友说过一句话,一直记忆犹新,他说:“没有选择或许才是最好的选择!”
当时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只觉得这个想法挺新奇,但在后来的生活中,每当面对各种选择而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候,总想起这句话,或许现代人的焦虑很多都是来自于眼下有太多的选择,走这一条路,却担心错过了另一条路上的美景,所以很难真正的快乐起来。
像王东其这样,因为家庭原因,放弃了自己的选择,被动地跟父亲做学徒,一步一个脚印的打磨自己的技艺,出师,成为行业内有口碑的匠人,很难说这不是一种幸福,一种踏踏实实的幸福。
择一事,终一生。对于摇摆在各种抉择中而茫然的人来说,这是一件无比美好的事情。
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王东其这样有一位匠人父亲,更不是所有人都在遇到这样的家庭境况时,甘心乐意地放下自我选择。
但是能在众多条路中,果断的为自己选择一条,务实地走下去,眼前的风景一定会越来越开阔。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这样的人所遇到的前方景色一般也都不会太差。
就像王东其一样,“做一个工程,要比前一个更满意。做一个工程,要比前一个更满意。”他把这话重复了一遍,眼神坚定。因为他在不断成长中体会到了这种踏实的幸福。
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70多岁的张学儒是位木匠,到他这里是第三代。
木匠是个古老的行当,在古代社会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工业,造车、造船、盖房子,制作农业和生活用具都离不开木匠。
木匠的祖师爷是鲁班,他发明了很多木匠工具,木匠工具是所有匠种中最多的。
因此木匠在作业时,每一工序,每一部件,都要使用专门工具,遵循一定的操作流程。我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也正是木匠活里蕴藏着的人生哲理。
《墨子法仪》说:“天下从事着,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虽至士之为将相者,皆有法。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正以县。无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为法。巧者能中之,不巧者虽不能中,放依以从事,犹逾己。故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度。”
墨子的这段话借由木匠的例子来说明“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这个做事的法则。
墨子后半段话,很有意思,“工匠们用矩画方形,用圆规画圆形,用绳墨画直线,用悬垂定好偏正。无论是不是巧匠,都要以此作为法则,即使一般工匠,若按此法去效仿,也能超过自己的能力,有很好的表现。
这告诉我们什么呢?规矩是标准,懂规矩、按规矩办事,天资一般的人也会有所成就。
这个道理谁都懂,我们从小就知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是总有人喜欢无视规矩,标新立异,最终却导致事倍功半。
我们太喜欢走捷径了,然而短暂的便利有时会让我们付出更多的精力甚至负上生命的代价。
有多少人,为了方便,看着路上车少,就无视红灯警示,依旧大摇大摆的横穿马路?
有多少人,懒得动一动,坐车不愿意系安全带,常常抱有侥幸心理,倒霉的人不会是自己?
我们常把规矩当作束缚,但其实每一个行当的规矩都是代代人摸索凝结出来的智慧结晶,是给后辈人的礼物。
在采访中,张学儒跟记者说:“现在国家搞建设,我以我的手艺,做了一些最简单的事情,对国家没有什么大的贡献,只是尽量为儿女减轻一些负担。”张学儒的话很朴实。他有三个子女,其中大儿子在云南驻守边防,医院的主治医生,都是所在行业的精英。这并不奇怪,父亲一直恪守的行业规矩早已深入骨髓,化作日常的言行举止,这些必将会影响自己的儿女从小就懂得一种信念:
“规规矩矩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这是这些平凡的匠人给我们的最朴实也最真诚的启示。
三、年轻人都应该把“工匠精神”四个字挂在家里
年4月15日,在湘西吉首乾州古城的一个艺术活动上,一个看起来很腼腆的男人在台上突然激动地说:“无论从事什么样的行业,我觉得年轻人都应该把‘工匠精神’这四个字挂在家里,挂在办公室。“
这个腼腆的男人叫陈秀满,是个陶艺师。
在他看来,“工匠精神“并不是工匠才应该追求和恪守的,它的背后是一种专注,一种认真,一种做事的态度。
就是因为我们现在身边有太多“差不多“先生,所以我们觉得”工匠精神“实在稀缺。就像陈秀满所说:”我想,年轻人要是都有工匠精神,我们的事业就会更旺,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好。“
国家的未来如何,自然要看年轻一代,
去年网上有一位美食博主李子柒成为网络热议人物,在国内国外都引起了广泛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5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