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了故乡的这三层含义,才算读懂了鲁

《故乡》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有着较为独特的抒情气息,既不似《狂人日记》的狂乱热烈,也不似《伤逝》的郁结含蓄。《故乡》叙事结构较为简单,不过是离去、归来及再离去去的模式,但故乡这个主题背后却深藏着多重意蕴,同时也包含了鲁迅心中的怀乡、哀伤与希望之情。

怀乡之情在叙事上对应着离去,也就是鲁迅记忆中的故乡。哀伤在叙事上对应着归来,也就是阔别多年后再次看到的现实的故乡。希望则在叙事上对应着离去,也就是鲁迅心中理想的故乡。

一、记忆中的故乡

《故乡》取材于鲁迅年12月的归乡之行,自从17岁离开绍兴去往南京读书开始,除了早年曾在家乡任教以及这次回乡搬家之外,种种原因导致鲁迅再未回过故乡。但故乡在在鲁迅心中无疑占有无比重要的地位,除《朝花夕拾》中的诸多散文外,鲁迅的许多小说其实都是以故乡为背景的。

鲁迅记忆中的故乡是无比美好的,在《故乡》中回忆起闰土之时鲁迅曾这样写道: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这其实并不是鲁迅真实的回忆,而是鲁迅的幻想,因为鲁迅始终没有弄清猹是一种怎样的生物,更不要说亲眼看闰土在月下刺猹了。也就是说,回忆里的故乡或许也并非那样美好,只是在鲁迅的想象中显得无比美好而已。事实上,闰土的父亲正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直笔去洗无疑会破坏故乡的美好,有违怀乡之情。于是鲁迅用了这样一种精妙的笔法,通过想象闰土月下刺猹,体现记忆中的故乡的美好与虚幻。

二、现实的故乡

在描写现实中的故乡之时,鲁迅多次使用了“悲凉”一词。如初回故乡之时,鲁迅这样写道: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当时的鲁迅故乡

第二日清晨回到老屋之时,鲁迅再次描写萧条的环境: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我的母亲很高兴,但也藏着许多凄凉的神情。而当年的豆腐西施则变成了一副这样的样子: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对鲁迅打击最大的则是闰土,他再也不是当年那个活泼、阳光的少年了,而是成了这副样子: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当鲁迅亲切地喊他“闰土哥”之时,闰土的脸上出现了“欢喜和凄凉的神情”。欢喜和凄凉这两个词义相反的此语并列在一起,可谓将闰土心中的高兴和悲哀展现得淋漓尽致。可是闰土之时动着嘴唇,没有作声,最后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叫了声“老爷”。童年的记忆,终究是被可悲的现实打败了。

听到这声老爷,鲁迅打了一个寒噤,也没有再说话,因为他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这层可悲的厚壁障,就是贫富差距,就是阶级意识,就是可悲的现实。

三、理想的故乡

闰土连接着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中的故乡,一声“老爷”使得鲁迅倍感悲哀。但鲁迅并没有停留在对往昔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伤之中,他将目光放在了未来。水生和宏儿已像少时的鲁迅和闰土一样,结下了纯洁的情谊,他们连接着现实的故乡和未来理想的故乡。

鲁迅这样写道: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辗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鲁迅从不是悲哀的感伤者,而是勇敢的战斗者,他深信只要放眼未来,切实地进行努力,光明而美好的未来一定会来到。当然,鲁迅没有振臂一呼发出呼喊,而是用一句极具哲理意味的话进行了结尾: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句话其实是说,希望不是空想出来的,而是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实践的人多了,自然就有了希望。这就是鲁迅,虽然心有感伤,但却将力量集中于改造现在,将目光放在理想的未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44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