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和做到知行合一六

“知行合一”与去善恶

王阳明有一个叫薛侃的弟子有一天正在花园里边除草,忽然触景生情,问了老师一个问题:“天地间为什么善很难培养,恶却很难铲除呢?”

养过花的人都会有这种体会,总会有生命力格外顽强的杂草来争夺鲜花的养分,所以人总要耗时耗力来除草,精心伺候娇柔的鲜花。如果杂草能像鲜花一样娇柔,鲜花能像杂草一样顽强,那该多好!

王阳明先是从“立志”的角度来回答的:“善难培养,只因为没有立志去认真培养;恶难铲除,也只因为没有立志去认真铲除。”

这话背后的逻辑就是“知行合一”,真知必能行,如果你没做到,那只能是因为你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养善去恶的意义。

但王阳明忽然话锋一转,说出另外一番道理:“天地生生不息之意,对花对草一般无二,何曾有善恶之别?

你想赏花,这才以花为善,以草为恶,一旦你想要的是草,善恶便颠倒过来了。可见这一种善恶,都是由人心的好恶产生的,不是正确的见解。”

薛侃很诧异:“难道善恶在本质上是不存在的吗?”

王阳明答道:“无善无恶是理之静,有善有恶是气之动。不动于气,就是无善无恶了,也就是至善。”

理就是天理,或者说太极,是抽象的规则,气则是具体的物质,万事万物都是理与气的结合。

以柏拉图的方式理解:一个抽象的、存在于概念上的圆,是一个完美无瑕的正圆,而把这个概念中的圆落实在实际上,无论是用圆规画一个圆,还是用模具做一个圆形的面包,总会有瑕疵,不可能是无瑕的正圆。

所以,对于那个抽象的、概念上的圆,并无所谓准确或不准确,“很圆”或“不很圆”这些说法仅仅对于实际存在的圆形而言才有意义。

人的终极修养,就是要让自己的一言一行,甚至每一个微小的念头,都符合天理。在这个层面上,你的心就是至善的状态。

既然是至善,就意味着连一丝一毫的恶都不存在,而善与恶是一组相对的概念,如果没有善,也就无所谓恶,如果没有恶,也就无所谓善。

这是最好的状态,所以也可以用“至善”这个词来定义它。

从这个意思上,我们就可以理解王阳明著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的一个弟子,夜间在房内捉得一贼,他对贼讲一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问他:“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是热天,他叫贼脱光了上身的衣服,又说:“还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裤子也脱掉?”贼犹豫了,说:“这,好像不太好吧。”他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

这件事的涵义是:良知是与生俱来的,我们天生就有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只不过良知经常处于被欲望遮蔽的状态,所以才有了那么多的坏人坏事。

既然明白了良知的道理,要做的就是去除欲望的遮蔽,把良知完完整整、原原本本地显露出来,这其实就是朱熹所谓的“存天理,灭人欲”。

在王阳明看来,朱熹虽然在这一点上说对了,但把方法搞错了。

朱熹教导人们从万事万物当中一点点发现天理,王阳明说应该反过来,一切天理都在你的良知里,或者说都在你的心里,你应该直接到自己的心里去找良知,只要找到了,你的所思所想就能顺应天理,这时候不论社会上认不认可你,你其实就是圣人了。

难道我们读圣贤书不是为了成为圣人吗?圣贤书里边的内容并不是终极真理,而是指引我们找到终极真理的地图,终极真理不在书上,而在我们的心里。

如果终极真理就在我们心里,找到终极真理的方法也被王阳明揭示出来了,那么我们不读书是不是也不妨事呢?答案是肯定的。

读书虽然是升官发财的阶梯,但绝不是成为圣贤的阶梯,不然的话,儒家最大牌的圣人尧和舜都没读过书,那个年代根本就还没有书,但一点都不影响他们成为圣人。

阳明心学和程朱理学一样通向“存天理,灭人欲”的目标,只是路径相反,把向外变成向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41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