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笔下的杨二嫂让我们明白见不得我们

文章作者:琢磨君

很喜欢鲁迅先生的一句名言:“我确实不时解剖别人,但更无情地解剖自己。”

正如老子《道德经》中所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了解他人与了解自己,都是不断增长智慧与聪明的过程,前者可以让我们读懂他人的人性,后者可以让我们明白自己也有同样的人性特征。

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我们会发现他对人性特征的总结,经常是一针见血。

比如说,鲁迅写了一篇文章叫《故乡》,他笔下的“杨二嫂”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见不得我们好的,往往都是熟人。

话说,鲁迅在外面打拼了20多年,也算是小有成就,名利双收,打算回老家一趟,顺便看看老家房子与老家的熟人。

鲁迅正在和母亲聊天时,门外突然走进一个50多岁的老女人,用着尖利的怪声对着鲁迅大叫道:咿呀,你都成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

鲁迅一脸愕然,不知道说话的女人是谁。

那女人连忙套近乎地说道:不认识我了么?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咧!

(大家有没有发现:熟人当中,总有些人,喜欢以长者的姿态,说他曾经抱过我们,好像与我们关系很亲密一样,其实只能算是认识罢了。)

鲁迅的妈妈见气氛有点尴尬紧张,连忙圆场说道:孩子多年出门,很多都忘记了。这是斜对门的杨二嫂,……开豆腐店的。

鲁迅这才有了点记忆,的确小时候在家对门有个卖豆腐的杨二嫂,那时人们都叫她“豆腐西施”。

但是眼前的女人,完全变了模样,让鲁迅认不得:擦着白粉,颧骨很高,嘴唇很薄。

杨二嫂见鲁迅一脸懵逼,还挺高冷的样子,于是两手插在腰间,像圆规一样张开两脚,脸上显出鄙夷的神色,对鲁迅挖苦地说道:

你都忘了?这真是贵人多忘事,贵人眼高啊!

鲁迅毕竟是个知识分子,于是礼貌地站起来解释:“哪有的事,哪有的事,还请见谅。”

杨二嫂见鲁迅已经表示了歉意,也就不再多说,而是直接表明此次的来意:“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

鲁迅知道杨二嫂想要占小便宜,但觉得自己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于是回道:

“我并没有阔,也需要把这些东西卖了,再离去……”

杨二嫂哪里肯撒手,继续冷嘲热讽,尖酸刻薄地说着:

“阿呀呀,你都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什么都瞒不过我。”

鲁迅当时只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作家,在大学教书,却被杨二嫂说成当了大官。杨二嫂还污蔑鲁迅取了三房太太。

鲁迅本来就是一个讽刺批评他人的高手,但是被眼前的杨二嫂说得哑口无言。不是因为鲁迅不占理,而是他懒得解释。

毕竟,当鲁迅混好了,认识他的熟人,内心是非常嫉妒的,但愿鲁迅能够给他们一点好处;如果鲁迅给不了,他们便会心生怨恨,就像杨二嫂那样说话阴阳怪气。

杨二嫂见鲁迅默不作声,场面很是尴尬,于是再补上一刀说道:“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然后愤恨地转身走了。

最可恶的是,杨二嫂临走的时候,还把鲁迅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给顺走了。这一切都看在鲁迅眼中,但是他一言不发,因为他深知人性的恶,因此没有感觉任何意外。

看到这里,大家就会明白:说话尖酸刻薄,还嫉妒心强的人,就像鲁迅笔下的“杨二嫂”这样。

杨二嫂和鲁迅扯不上亲戚关系,只是对面卖豆腐的邻居,但是见鲁迅衣锦还乡后,心里很嫉妒:为什么人与人之间差别这么大?为什么他可以富有,而我自己这么多年都是老样子?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26%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69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