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圆规 >> 圆规发展 >> 归樵一诗一得531540

归樵一诗一得531540

一首好诗有其“诗境”,“诗境”来自诗人“心境”。为诗者,自有其灵感、匠心、学识、历练、神韵;读一首好诗,须得“悟境”,即从“诗境”走入诗人“心境”。是对诗者之灵感、匠心、学识、历练、神韵的认知。读一诗,得其一,自足矣。

一诗一得

题旧照片

白跑堂

画面微黄难计年,羁怀绮梦散如烟。

生涯虽绕圆规步,绕到当初恨不圆。

“生涯虽绕圆规步,绕到当初恨不圆。”形象的表达生涯中规中矩,一圈绕回,依然如初,恨梦未圆。(归樵)

塑棚农事其一

高中昌

哥卷冬帘挽煦阳,妹筛细土覆苗床。

心中早有新生绿,引蔓牵瓜守爱长。

读此诗让人联想到“绵绵瓜瓞”。“引蔓牵瓜守爱长”体现的是兴旺发达,子孙昌盛,更有爱情的甜蜜。(归樵)

晋祠

吴雯(清)

悬瓮山下路,清秋见早鸿。

一沟瓜蔓水,十里稻花风。

杨柳差池绿,汀蓝远近红。

三年两来往,生计太匆匆。

“一沟瓜蔓水,十里稻花风。”把一沟水比作“瓜蔓”甚得诗味。通过联想捕客观物象,迁想妙得,方可达到“传神”境界,吴雯不愧诗才。此联至今还留在晋祠流水榭的楹柱上。(归樵)

野步

引履祥(清)

芳草纷纭藉麦苗,余红闲杂柳枝条。

渔舟半出犀溪右,板击声声过野桥。

“余红闲杂柳枝条。”“闲杂”下的好,最得诗味,此情此景颇具难言之妙。(归樵)

寄兄沧来

于洁(清)

织尽人间寡女丝,三更涕泪一镫知。

近来焚却从前稿,不为怀兄不作诗。

《随园诗话》补遗说,沧来有妹名清,性爱吟诗,年二十而寡,守志抚孤。前二句“寡女丝”、“三更涕泪”孤苦哀伤至极。后两句“近来焚却从前稿,不为怀兄不作诗。”哀伤中更见守志不移。有此一妹,沧来足矣。(归樵)

兴平

允礼(清)

棠梨瑟瑟水无波,词客千秋托兴多。

汉庙唐陵残照里,路人偏指马嵬坡。

“偏指”使“汉庙唐凌”与“马嵬坡”形成强烈反差,不仅为“词客”“托兴”注脚,还大大增强了讽古意味。(归樵)

画意其三

允禧(清)

浦口欲移舟,前山暖将曙。

不见芦中人,但闻隔烟语。

“不见芦中人,但闻隔烟语”状有声之静寂。如此境界自是来自于诗人的潜心默会。(归樵)

北固山看大江

孔尚任(清)

孤城铁瓮四山围,绝顶高秋坐落晖。

眼见长江趋大海,青天却似向西飞。

全诗读来雄浑,举目长江向东奔流大海,却见青天白云向西飞驰,写出了诗人站在北固山上观看长江时,参照物变化引发视觉变化的妙趣。我以为第二句“绝顶高秋坐落晖”最妙,不仅一句三折,且尽显沉郁之气。(归樵)

车中偶成

孔昭虔(清)

城角寒烟冷暮鸦,乱山霜叶锁残霞。

夕阳影里人家晚,秋在一村荍麦花。

结句“秋在一村莜麦花,”一村银白色的莜麦花以柔美的姿态挺近深秋,且与被霜叶锁住的残霞形成色彩上对比,的是唯美。(归樵)

宝鸡

允礼

矗矗西山万玉篸,塔河津渡晓霜含。

樵夫指点秋林外,桥栈连云三十三。

“樵夫指点秋林外,”言诗人并未得见,尤能凸显“秋林外”“三十三”“桥栈”“连云”的奇妙。如果是“诗人举目秋林外,”便会顿然失却诗味。(归樵)

个人小传

少年曾牧牛于柳溪之畔,采薪于桃林之野;老来欲固守于幽怀心斋,回归于天然纯粹,便有归樵别名。喜读诗词,偶有一得;好乱涂鸦,聊补性情。

编辑/章雪芳审核/小楼听雨校对/冯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49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