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版)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体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不仅能解决别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学生必须有自己数学问题,因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本文结合我校以“问题、合作、合适”数学课堂的实践加以分析。1创新教育背景下的“问题课堂”教育我校于年与冯恩洪教授团队“当代好课堂”合作,冯教授提出“问题、合作、合适”的课堂主张。

它是以学生发现、提出问题为主要途径、引导学生根据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进行自主探究知识,合作解决问题,以创造适合学生的一种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数学教学中,就是以数学问题为中心,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同时让学生数学能力得到提高,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同时提高学生的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问题”教育的实践探索下面,以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一课为例,谈谈对小学“问题”课堂的初步思考。圆是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也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图形的认识和面积计算,以及对圆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知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知识,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通过对圆的认识,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生活中事物的理解(如车轮为什么是圆的),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今后学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

基于上述视角,我们对“圆的认识”设计导学案如下:自学教材第58页相关内容,请借助生活中物品在下列空白处画一个圆,在圆上标出圆心、半径、直径并完成填空。通过预习:我的数学问题是:()我发现:圆规针尖指的是()半径指的是()直径指的是()教师精心设计导学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从生活物品中抽象出数学平面图形圆,并表述自己的操作方法,提出自己的疑问与发现。在探索交流的基础上,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如果要画一个更大的圆,没有实物描画怎么办?怎么在描画出的圆上标出圆心?我想知道圆的直径和半径分别指的什么?汽车的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学生的问题各式各样。教学中,以“问题”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与他人合作,交流。在学生的汇报、交流中,孩子们自己得出了关于圆心,半径,直径相关知识,在不断的质疑与补充中建构圆的知识体系。在“乐于探索、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思考。以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要画一个更大的圆,没有实物描画怎么办?怎么在描画出的圆上标出圆心?在课的结尾,结合学生开课时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车轮是圆的,而不是方的?引导学生用本节课掌握的半径相关的知识来解决:同一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车轴相当于圆心,当车轮在地面滚动时,车轴距离地面的距离相当于车轮半径,这样,汽车行驶才会平稳。此时的课堂,主动权给予学生,在不断的比较,质疑,修正,补充,完善,学生习得了知识。

老师只是在学生思维出现困难或矛盾难以调和时加以点拨和引导。这样的课堂,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多动脑、多思考,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弥漫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总之,通过几年的数学“问题“教育实践探索,我校在学生导学案的设计,学生数学问题教育的培养上有了一定的探索经验。为我校数学教育提供了新途径。3“问题”教育的阶段成果通过“问题、合作、合适”这样的课堂实践活动,我们的课堂已经在悄然变化。3.1我们的课堂更加活跃原来的数学课堂,很多时候是老师在讲,孩子们在不停的做题、练习。

数学教学演变成解题训练,这样的训练模式固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推理能力,但却没有深入知识点的理解、没有学生独立的思考。没有注意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忽略了问题的提出者不仅仅是老师,更应该是学生自己。经过近三年的实践,我们把课堂充分还给学生,给学生留有充分“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机会。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学习是在不断的交流、质疑、补充、修正、完善中建构起来的。我们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使孩子们进行深度学习。

3.2我们的学生更加自信教育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我们的孩子现在会根据老师精心设计的导学案,提前自主预习,会根据预习提出数学问题,虽然有的问题不成熟,价值不大。可喜的是孩子们对待学习的态度由被动变为主动。细看孩子们的教材,你会发现他们在教材上做了满满的笔记,这是为了预防自己发言的时候,同学们层出不穷的问题和质疑,每个学生都要做好精心的准备,孩子们会主动查阅各种资料,他们变得在课堂上更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更敢于质疑同学,甚至会质疑老师,孩子们神采飞扬,侃侃而谈。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是自信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29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