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山车般的温度,也遮盖不了冬日的美景

白癜风能控制吗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30630/14318042.html

最近两天的温度

跟坐过山车一样

白天热,晚上冷

中央气象台预计

13日至14日

回温仍是主旋律

中东部地区回温幅度有4~8℃

局地可达10℃

内蒙古东北部、

东北地区受冷空气和雨雪天气影响

气温将有所下滑

13日至14日

全国大部地区降水稀少

气温显著回升

回温幅度4~8℃

局地可达10℃

内蒙古东北部、

东北地区受冷空气影响气温将下降3~6℃

局地8~10℃

受冷空气大风影响

内蒙古中西部、

甘肃中北部、

宁夏、陕西北部等地多扬沙或浮尘天气

受沙尘传输影响

华北、 淮等地的部分地区也有沙尘天气

气温虽然有升有降

也阻挡不了冬日的美景

水上自转冰圆盘?

在内蒙古根河等地

冬日的河面上会出现一种神奇的现象

一个仿佛是用圆规画出来的圆形冰盘

在河中自转

冰盘有大有小

在年就出现了直径6米的冰盘

是什么神秘的力量打造了

如此神奇的自转巨型冰盘?

目前它的形成原因并不明确

主要有两种猜想

种猜想是,在一些河流的边缘拐角处,流动的河水会形成湍流产生漩涡,漂浮在河面上的大量碎冰,随着河水流经漩涡时被卷入,并随着漩涡慢慢旋转慢慢凝结,最终凝结成一个圆形的冰块,并随着漩涡不停地旋转。

第二种猜想是,大块浮冰因流水冲刷产生碎裂,碎裂后的大块浮冰与涡流慢慢旋转,旋转过程中跟周围的冰块和河岸产生碰撞,在这种旋转碰撞中慢慢被磨掉了棱角,浮冰成为一个正圆形的冰盘,河边的覆冰也磨出了相应的弧形边缘。

冰长脚了?自己会跑?

你见过这样的画面吗?

水面上的冰像是“活”了一样

慢慢朝着岸边“走”来

这种现象叫做冰壅,也叫冰海啸,是由洋流、大风或温度变化导致的。形成冰海啸首先需要湖面或海面有较厚的冰层,当水面部分冰融化或者破裂时,在强劲大风的吹动或者洋流的影响下,就会出现这样的景观。

冰层也会吹泡泡?

一串串晶莹剔透的气泡

被“封印”在冰层之中

这些令人震撼的“冰泡”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据北京科学中心分析,冰泡即冰冻气泡,形成要具备三个条件:水草、低温和大风。湖底的水草和藻类死亡后腐烂分解出大量的沼气,当冬天温度下降非常快,湖面在短时间快速结冰,而且结冰的速度快于 冲出湖面的速度时, 无处可逃,只能被困在冰层中,一层一层像盖楼一样形成一个个冰泡泡。那么,为什么还需要大风呢?大风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加速湖水降温,另一方面正是大风将湖面的积雪吹走,另外高速的大风还有打磨冰面的作用,让观看效果更加清晰透明。

《流浪地球》里的发动机?

电影《流浪地球》中

一台台发动机朝着天空喷射着火焰

推动地球前进

这一幕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看图中直冲云霄的光柱

是不是有点像电影中的发动机

这个是寒夜灯柱现象,在锡林浩特、根河等地比较常见,其他地方记录较少。寒夜中灯柱的出现,是由于在天气静稳的前提下,冰晶全部悬浮在空中,整层的大气成为了地面上灯光的“幕布”,从而将地面的灯火反射到了夜幕之上。

-35℃河也冻不住?

在内蒙古阿尔山,冬日的气温能低至-35℃,而这里有条河仍在厚厚的冰雪世界里涓涓流淌,成为一大奇景。

不冻河奇景是地热造就的,地下大量的地热通过温泉传递到地上,使河流水温能一直保持在0℃以上,这就形成了不冻河奇景。

树木也换冬装?

非冰非雪

非花非雾

这种冬日的美景是雾凇

雾凇的形态有粒状和晶状之分,其中粒状雾凇由过冷却的雾滴被风吹过细长的物体时,与物体接触迅速冻结而形成,风在其形成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而晶状雾凇主要是低温环境下水汽的凝结过程,需要所处环境低于-15℃。

人们常常把雾凇和雨凇搞混,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雾凇是一种低温水汽较大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观赏景观,是天然空气加湿器,为越冬的农作物提供充足的水分;而雨凇则是冻雨的产物,形成的冰挂经常将电线、树木压弯,造成断电、树木倒伏等灾害,是一种灾害性天气。

天空被分割?阴阳天?

天空曾经上演过一出罕见的“大戏”

天空仿佛分成了两半

一半有云一半晴

云被切割的整整齐齐

实际上,“阴阳天”是一种少见但并不诡异的天气现象,这是由于中高空存在不同冷暖性质、不同水汽含量的气流,也就是气象术语中的风切变所造成的。

天气虽冷

风景依旧

可能还有意外惊喜

资料来源

中国天气网、中央气象台、央视网等

编辑丨张乐海审核丨陈宁值班主任丨陈宁终审丨胡新华易国红

·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24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