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诈骗曝光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4%BA%91%E6%B6%9B/21900249?fr=aladdin
文:儿童心理课堂,宝多妈
1
我家儿子最近哭的特别多。最夸张的那次,他坐在地板上,哭的撕心裂肺,边哭边控诉:“作业那么多,写到明天也写不完……”
作业表示很冤枉,其实也没几页。
他最近开始学习十以内的加减法,各种形式的题目,譬如:八个苹果分两篮,一篮三个,另一蓝几个?十个爆竹,燃四个,还剩几个?树上五个小鸟,又来四个,一共有几个小鸟?
我觉得这些题目挺好的,启蒙式教学,与生活相结合,不填鸭,不死记硬背。可,对他来说,手指头才是最好的伙伴,什么苹果,爆竹,小鸟,整的他一头雾水。
他十分懵圈,一懵圈就觉得难,一觉得难就十分痛苦,一痛苦就不想写作业。
他哭的梨花带雨,哀求:“妈妈,你帮我写!”
他再哭下去,恐怕喉咙都要哑了。
“好啊!”我爽快地答应了。我坐到他旁边的地上,把他的作业本从书包里掏出来,翻开。
“也不是很多呀,就这两页。”我故作轻松地说。
“你帮我写!”他气鼓鼓地,说的斩钉截铁。
“好!”我再次应允。
“这一题是干嘛的?”我指着作业本问他。
“就是分一分那篮子苹果。”
“那,怎么分,这边分几个?”
……
面对他心中惧怕的障碍,他需要一个温和而有力的推手。我就这么慢慢把他往坑里引,他从抗拒作业,到探个头过来,最后,嫌我笨,自己趴在地上写了起来,写了两题,觉得趴着不舒服,挪去了学习桌上。
2
说真的,我怎么都没想到,他在算术上竟然会表现的那么笨拙!养了他快六年了,我只有在辅导算术的时候感到莫名的窒息。
你问他3+4等于几,他伸着手指头,慢慢数,吭哧吭哧数半天,才告诉你等于7。
今天问完,第二天再问,还是伸着手指头,吭哧吭哧数,一数又是半天。每天都问,每次都是现伸着手指头数。他记忆力那么好,怎么不干脆就记下来呢?
这还不是要命的,更要命的是,有时候连手指头都不肯伸出来,就是歪着脑袋想,出神半天,十分笃定地告诉你:“等于8!”
我苦口婆心:“儿子,你把手指头伸出来呀!学数学就是要善于利用各种工具,尺子,量角器,圆规都是工具,以后都要用的,现在,手指头就是你的工具……”
人家就是不肯。
他最搞笑的一次是,别人问他:“2+4等于几,你知道吗?”
他脑袋一歪,转身走了,说:“我当然知道。”背过身去,立刻悄悄伸手指头数了数,然后,甩过来一句:“等于6!”留给人家一个看起来还算潇洒的背影。
孩子,你这是数手指头的时候被谁嘲笑了吗?你的虚荣心有这么强吗?
3
我之所以只有窒息感,尚未心梗,是因为我理亏。
在觉察到他的算术很弱的时候,我的心里蓦然惊了一下:我没给他的数学启蒙!
我一向认为启蒙很重要。
他在阅读和识字上,有着傲人的表现,归因于我带着他每天一点绘本阅读的积累,还有日常与他的交谈中,成语和字词的运用。毕竟,这是我的强项。
他运动能力也不错,因为爸爸是体育老师。很多快乐时光,他都是和爸爸一起在操场上度过的。一些运动小技巧,他玩着就学会了,是无需再去上兴趣班的。
这是我们做父母的在生活中,用自身的长处对他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他方面的启蒙,是他的兴趣指引着我做的。
发现他对恐龙和动物感兴趣,我带他读了很多本百科类的童书,为他的生物启蒙。
发现他对陆地海洋感兴趣,我赶紧准备地球仪和地图,为他的地理启蒙。
发现他对科学小实验感兴趣,我准备材料和他做小实验,给他买儿童显微镜,观察各种标本,为他的化学启蒙。
可,他尚未对数字表现出敏感。而我,竟然连带着他数数的时候都极少!
4
我和他们班里数学很厉害的小朋友妈妈聊过。这位妈妈和孩子爸都是理工科出身,他们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善用理科思维,有意无意灌输过很多数学方面的知识。她说,所以,她的孩子的数字敏感期来的很早。
你看,并不是孩子笨,而是我们做父母的本身有短板。
到如今,辅导他作业的时候,我明显感觉到,答案就在前方转角处,他却愣是不往前走。
全班小朋友都在学算术,就算我不骂他笨,他也能感觉到自己不如别人。有了这个感觉,他心中认定自己不擅长,就会更退缩。
以敏感期为契机的学习,是有趣的,快乐的。孩子的接受知识也很快,学起来事半功倍。
如果,我们没有静静地等待孩子的各种敏感期,也没有“润物细无声”式的启蒙,就强行把他们拉到各种学习上来,他们会很懵,兴趣根本谈不上,反而会自卑,会退缩。
然而,既然已经被卷进这股洪流中了,“无为”也不是最好的方法了。
像宝多如今的情况,首先还是要给他树立信心。
有信心才愿意主动去学。在学习上,主动和被动的差别很大。
他主动学,哪怕慢一点也没有关系,一点点能把题目给你做出来。
被动地学,你吼一句,他算一点,你问他等于几,他一脸茫然的看着你,等着你忍不住了,把答案吼出来,他照着填上去。
思考?你吼的他把耳朵都自动关闭了,题目都没听懂,他还会去思考?
你吼的快心梗了,他坐着像受刑,你和孩子,没有一个是赢家。
其次,我应该给他把本该有的启蒙补上。
生活中,我还是得转变一下自己的行为方式,多在生活中为他展示数学方面的概念和知识。
然后,家里的数学玩具多添点,数学绘本也要添一些。
至于剩下的,恐怕仍然要交给时间。根据以往的经验,给他点时间,让他慢慢来,他多半不会让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