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一文是《庄子》外篇中的第二篇,全篇内容简短,但处处透露出庄子反对束缚和羁绊、回归自然无为的状态。
全文开篇以马为例,阐述了马本是自由无拘束的,蹄可以踏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饿了吃草渴了喝水,性起时扬起蹄脚分离跳跃。但从世上有了伯乐,就开始用各种方法管理和驯服马:烧红的铁器灼烧马毛、修剪马鬃、凿削马蹄甲、烙制马印记,用络头和绊绳拴连它们,饿了不给吃、渴了不给喝,还有皮鞭和竹条的威逼下急骤奔跑。在庄子看来,马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已经死过半数了。除了马,还用黏土和木材举例,认为制陶工匠和木匠按自己的意愿改变了黏土和木材的本性,把它们制成了各种器皿,“黏土和木材的本性就是希望去迎合圆规、角尺、钩弧、墨线吗?”所以,庄子认为黏土就是黏土木材就是木材,为什么要人为地把它们变成器皿,这种做法就是“有为”,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
接下来,庄子论述了自己认为的合理治理天下的样子:就是让百姓按照固有不变的本能和天性生活,织布而后穿衣,耕种而后吃饭,要让百姓任其自然、“素”和“朴”。什么是任其自然?就是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浑然一体没有一点偏私。什么是“素”和“朴”?就是人人都蠢笨而无智慧,人类的本能和天性就不会丧失,人人都愚昧也就不会有私欲。所以,在庄子看来,百姓的问题就出在有“智巧”,只要让百姓愚昧无知,每天只知道织布和耕种,就不会有各种私欲,社会也就不会有各种问题了。
那社会的问题出在哪里呢?庄子认为就是因为世上出了圣人,“勉为其难地去倡导所谓仁,嗟心尽力地去追求所谓义,于是天下开始出现迷惑与猜疑。放纵无度地追求逸乐的曲章,繁杂琐碎地制定礼仪和法度,于是天下开始分离了”,“毁弃人的自然本性以推行所谓仁义,这就是圣人的罪过!”从这里可以看出,庄子把社会的问题归结到了圣人推崇的“仁义”和“礼乐”上,认为这就像是伯乐驯服马,人为地改变了世人的本性。
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庄子又回到了马身上,认为就是因为伯乐出现驯服马,才让马有了智巧:马会僵着脖子抗拒轭木,暴戾不驯,或诡谲地吐出嘴里的勒口,或偷偷地脱掉头上的马辔。就像等到圣人出现,矫造礼乐来匡正天下百姓的形象,标榜不可企及的仁义来慰藉天下百姓的心,于是人们便开始千方百计地去寻求智巧,争先恐后地去竞逐私利,而不能终止。
综上来看,庄子提倡百姓能够“任其自然”、“素”和“朴”,反对用“仁义”和“礼乐”等教化的人为干预。但是庄子的这一观点是极其不现实的:
第一,庄子将人的本性想得过于理想化,认为只要没有“仁义”和“礼乐”的教化,让人愚昧无知、回归自然,就可以幸福快乐的生活。这种认知是不符合实际的,人的善与恶虽然是社会道德所定的评判标准,但善与恶皆是出于人性本身,是与生俱来的,并非后天的教化而得。而道德是让人们扬善抑恶,为了社会更好的发展。在庄子看来,动物是遵循自然之道的,但猛兽之间为了争夺一口食物也会相互争夺、大打出手,这是因为什么呢?不也是出于动物的本能吗?要优先保障自己或族群能够活下去,这在人类中就是私欲,是为了自己或家人争夺利益,所以,在这一点上动物和人并没有本质区别。
第二,庄子希望人类社会能够完全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每天只是织布和耕种。其实这反而是违背了自然的发展规律,人从诞生之日起,就在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不断地创造和改进,这是人类智慧的体现。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这是人类生产力不断提高和发展的结果,社会制度要不断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这是自然规律。并非如庄子认为的是圣人推行“仁义”才造成了社会的改变,而且如果按庄子理想中的社会回归到最初的男耕女织的生活,这反而是逆历史发展规律的行为,注定会是失败的。
第三,庄子深刻地揭露了推行“仁义”和“礼乐”的弊端,但是以偏概全,进而全盘否定了“仁义”和“礼乐”存在的合理性。推行“仁义”和“礼乐”的确会伴随着一些弊端的产生,比如有些人会投机取巧、虚伪奸诈、虚情假意、追求名利,但从辩证的角度看,有仁义就有贪欲,有贪欲也就会有仁义,这是正常的,就像汽车可以方便人们的出行,但不能因为它会造成交通事故就将汽车完全销毁。因此我们只能通过提倡仁义批判贪欲,来让社会往美好的、积极的方向发展。而且全盘否定“仁义”本也是违背人性的事情,是不可能实现的。
不过,客观来看,庄子的思想依然有其正面的意义,比如人类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更多地注重对自然万物的影响,切不可自以为是。我们不仅要看到对人有益的一面,也要看到对自然万物有影响的一面,然后再谨慎地选择解决之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确是人类社会能更好发展下去的有力保障。另外,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我们仍然提倡道德的重要性,尤其是仁爱,不过在忙碌的现代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合理控制人的欲望诉求,适度的回归朴素自然的心态,这样内心多了一份轻松和淡然,或许才会让工作和生活更有质量、更加和谐。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感谢大家观看我的原创文章,喜欢的朋友不妨点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5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