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尔拜因的油画《大使们》,是创作于年的双人肖像画,这是一幅宁静的、细节丰富的,接近真人大小的作品,这幅伟大的作品收藏在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
荷尔拜因作品《大使们》荷尔拜因的这幅作品中所描绘的道具之多、细节刻画之精细,是在他其它的作品中绝无仅有的。为什么要这样去构思创作?这其中所包含的信息量绝不亚于闻名天下的《达芬奇密码》,让我们从画中的物象中拨开层层迷雾,看看画中到底隐藏了什么?
荷尔拜因作品《大使们》局部在画中有两个人物,画幅左边的是让·德·丹特维尔,是当时法兰西派驻伦敦的年仅29岁的大使(他的年龄就被画家画在了他手持的短刀刀鞘上);右边的是他的朋友,25岁的拉斐尔大主教乔治·得·塞尔维(他的年龄记录在他肘下的那本书上),当时他是一名外交官。荷尔拜因就是接到了丹特维尔的订单而创作的这幅肖像油画。
荷尔拜因作品《大使们》局部主体人物都处在光线较为强烈的室内前方(作画的时间就画在了丹特维拉右脚的阴影处)。人物的服饰富丽堂皇,整个房间铺着地毯,墙上挂满了丝绸制品,所用器具都做工考究、质地精良。荷尔拜因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刻画,将那个时代的英国和法国贵族的奢华生活状态展露无遗。
荷尔拜因作品《大使们》局部桌子位于画面中央,双层隔板上层的左边摆放着天球仪(周围框架可以测量天体距离),天球仪旁边是一个精巧的黄铜日晷(上面的时间显示日期是4月11日),在它旁边是象限仪(航海用的仪器,通过测定星星的方位来获得船的位置),右面是一个多面体的日晷仪(上面的时间精确到了上午十点半)以及另外一个天文仪器(可以和象限仪一起使用),这在当时都是非常尖端的科学测量仪器。
荷尔拜因作品《大使们》局部下层左边放着一本书(据考证那是当时一本供商人学习算术的书,出版于年),书后是一个地球仪,书中夹着一把角尺,再右边是一把鲁特琴(断了一根琴弦),琴下面有一只圆规,圆规的前面是一本路德教派的赞美诗,最右侧是长笛。桌子下面的阴影中隐约可见鲁特琴的盒子。
荷尔拜因作品《大使们》局部以上这些道具象征着四大人文主义的学科——音乐、数学、几何和天文,也彰显了两位主人公学者的身份,以及对文学、宗教、商业、地理等众多知识的掌握和博学。这是荷尔拜因对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那个时代风行时尚的浓缩。
荷尔拜因作品《大使们》局部除了这些,那本路德教的赞美诗和左上角处于隐藏位置的基督像,也隐喻着当时路德教的宗教改革与基督教的冲突,和他们摆在一起的科学器具也包含了科学与宗教的冲突。那个断了弦的鲁特琴也是这种冲突、不和谐和不完美的隐含表达。
荷尔拜因作品《大使们》局部桌子为较深的黄色,上层有带有阿拉伯风格的台布。这些实物模型、仪器在荷尔拜因的画面上像实物一样真实,就连地球仪上的山川、河流也刻画得非常准确清晰。
荷尔拜因作品《大使们》局部最让人费解的是,一个在两个主人公的下方有一个扭曲的图形出现了,不注意的时候感觉很模糊,可发现的时候,在眼前会越来越清晰,甚至显得有些突兀。经过研究这是荷尔拜因以另一个透视角度,按照“扭曲的透视法”画的一个骷髅。这就像我们现在经常看到的3D立体画法,与这个这一个道理,只有观赏者在处于特定的角度看上去,才能看见创作者要表达的物象画面,这相当于这幅作品的第二画面。
荷尔拜因作品《大使们》局部画这个骷髅头,据说是订单人丹特维尔的要求,丹特维尔十分喜爱人头骨,这也是他私人的徽记(注意一下他帽子上的徽章)。荷尔拜因用了一个第二画面的人头骨来诠释丹特维尔主张“需牢记,人必死”的这句人生箴言。也有人说这是荷尔拜因拿自己的名字开了个玩笑,他的名字在英文发音就是“中空的骷髅”的意思。
荷尔拜因作品《大使们》局部据说这个骷髅还有一个说法就是,两位大使这种对死亡的担忧也来自于当时在伦敦流行的“黑死病”。伦敦年“黑死病”开始流行,而且一直没有褪去,这段停留显示了“黑死病”强大的致人死亡的威力。荷尔拜因就在年就因感染“黑死病”而离世,享年48岁。
另一个角度看画中骷髅《大使们》这幅画将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进行了完美的结合,荷尔拜因不但画面描绘精细技艺精湛,将现实主义的观察原则和描绘做到了极致,而且通过他现实主义语言描绘的所有物象,传达了更多的精神内涵,达成了自己的象征意图,映照出创作者本人的内心世界。
艺术无疆界,明觉羽化蝶,我是雷語,欢迎同道互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4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