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学的孩子已陆续开学了,要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可以做到如下几点:
一、准备好上学必备防疫用具和学具,为孩子减轻进校园的心理负担。
虽然疫情已得到基本控制,但仍然不可放松,学校还是严格按照国家传染病疫情防控上学方案准备开学的。
首先,要准备好必备的防疫工具。学校要求学生进校园就要戴口罩,那么家长就要帮孩子购买好口罩。最好在书包里多预备几个,省得上课期间不小心或因天气太热弄湿了口罩要换,到时没有口罩戴及时换,就免不了有些同学会讥笑,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有条件的还可购买一瓶小瓶免洗消毒液,上课难免会跟同学接触或拿教室里的工具,上课铃响了,来不及去洗手,那它就派上用场了。
其次,要准备好上课必须要用的学具。教室在课堂上教学中,一定会让学生做笔记、完成练习、测试质检等教学常规过程,学生就必须用到学习用具,比如:三角板、直尺(最好一边是波浪线的)、橡皮擦、铅笔(低年级要先削好)、圆规(高年级)等等学具。否则,到时没有的话,就只能向同学借,那就要等同学完成后才可给用,用了还需喷一喷消毒较好,多麻烦,别的同学都做完作业或完成测试了。为孩子准备好了学具,就为其减少了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尴尬场面。
再有,要准备好意外应急用具(用水)。因为天气逐渐炎热,孩子每天上学时,家长都要提醒孩子带好装满水的水壶,以便口渴饮水;还要提醒带好雨伞或帽子。当然男孩子喜欢戴帽子遮挡阳光,也显得酷点,但同时也要带好雨伞,因为现在进入夏天,经常有暴雨或台风雨,免得来不及躲避或冒雨前行中暑发病,得不偿失,如果发烧的话就又麻烦点了。
二、完成好孩子上下学的接送工作,为孩子减少进校园体温检测的高温嫌疑。近来天气炎热,为了避免孩子上学时急促奔跑,造成体温过高过热,家长最好时上下学都接送。因为预计开学后一段时间内,学校门口还是要检测学生的体温情况的,排查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的嫌疑的,特别是疫情重灾区过来的学生,如果出现体温不正常,那学校就会启动应急处置预案的,操作起来班主任、教师、校医、讲生保健副校长、校长以及其附近学生都会搞得很紧张,还要逐级上报,带来不小的麻烦,医院进行核酸检测出结果正常才能解除警报,还影响孩子上课学习,到时就不是输在起跑线了。
三、督促好孩子学习上的好习惯形成,为孩子增强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自信心。
为了孩子的学习不输在起跑线上,家长就要鼓励孩子在预习、上课、作业、质检等学习上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督促养成课前预习习惯。家长要让孩子知道预习情况是可以分不同“起跑点”的。当老师提出学习问题时,没有预习是“一问三不知”的;有预习能理解基础知识但不能归纳要点就只能回答基础知识的内容;预习且能理清学习知识并形成思维能力,就能回答老师所有提出的问题。因而,家长要充分鼓励孩子在上课前养成预习习惯,才能在上课过程中体验自己获得知识的成功喜悦,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更有动力去思考完成预习中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
(二)鼓励形成勇于解答习惯。家长可以让孩子懂得回答问题的情况是可以分“快慢道”的。因为当老师讲授完新学知识的“同跑道”后,如果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熟练、解决问题所需的时间快的话,就可以把分入“快车道”,不断完成解决学习习题;如果对所学知识能理解但不够熟练的话,就只能在“慢车道”独立闯关了;如果对所学知识不理解不熟练的还可能在练习场“不上道”,这时就要举手向老师请求帮助、引导,自己要慢慢弄懂思路,找到“出路”才能驶入“慢车道”来。那么,家长们想让你的孩子上哪“道”就不言而喻了。
(三)提醒及时完成作业习惯。家长还要提醒孩子理解完成作业的情况是可以分“步电梯”的。如果能熟练解答作业问题时就能找到“电梯”入口,并随意来回于“楼层”(指知识)之间,可还以为同学做“小老师”,解答疑难,疏通楼梯通道;不够熟练时只能来到“步梯”入口,逐级登阶,解决好“各层”知识之间的关系并运用;如果勉强登入“电梯”,就容易“晕梯”呕吐了,搞得更不适应了。家长督促是想让孩子迈进“步梯”还是“电梯”呢?
(四)强化培养质检细致习惯。家长要不断强化孩子质检是可以分“吨量级”的。也就是根据质量检测中完成解决问题正确率高低来选定你的驾驭航船的吨量。如果你解决问题能力强、思维空间想象力好、成绩好就可以选驾航吞吐万吨、甚至几十万吨的“航母船”;如果成绩也没那么好,自己就要选好承载量没那么大的“货船”,在知识的海洋里朝着目标前行,终能找到自己的目的地;如果你学习能力差、学习成绩不好,那就只能选取“帆船”,随时会担心6一个大浪过来都会晕船。因而,家长要激发孩子在质检时养成认真读题审题、想好答题思路、找准“航线目标”,细心细致的前行,终能找到自己的目的地。
总之,“路在脚下”。学生的成长路不是一成不变的,不一定要学习好才有出路。学习好只是人生寻找出路的最好路径之一。学习上跑不过人,那么,可以安排好作息时间,可以选择培养音乐、美术、舞蹈、体育等兴趣爱好方面的特长方面发展,人生轨迹也会不同,所在的岗位也就不同。但相同的都是在为祖国的建设默默奉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图片源自网络。
我是
暖阳鸽说教育教学,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