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规则》试讲稿
铁树老师面试辅导
开场白:略
一、导入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做一个小游戏,请同学们拿出白纸,圆规和尺子,在白纸的上半部分徒手画一个圆和一个矩形,在下半部分用工具画圆和矩形。请同学们边画边思考,徒手作图和用圆规、尺子作图,哪个更好,为什么呢?同学们都画好吗?好,你来说说!他画完之后认为用工具画出来的更好,因为更加工整和美观,其他同学还有别的想法吗?看来大多数同学都赞同他的观点。老师看了同学们的作图,大多数同学徒手画出来的图形都是歪歪扭扭,不规范。而用工具辅助作出来的图则更加标准,更加有规则。从这我们明白: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个道理同样可以适用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圆规和尺子就是社会规则。优质的个人生活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秩序,而良好的社会秩序就需要大家遵守社会规则。那么,我们应如何对待社会规则,又怎样去遵守社会规则呢?接下来,就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进入今天的课程--遵守规则。(板书)二、新课讲授
(一)下面让我们进入第一部分的学习---自由与规则不可分。同学们疫情爆发后,许多民众都自觉在家隔离,但有些人却认为隔离的规定,剥夺了他们的自由,比如视频中的女子她未戴口罩,在小区内跑步。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并思考:跑步是否属于个人的自由?是否可以随心所欲,想什么时候跑就什么时候跑?同学们,看完视频,你们心中有答案吗?我们请一组代表回答。一组代表认为,跑步是个人的自由,但不能随心所欲地跑。请坐。他的回答是有道理的。跑步--属于我们个人的自由,但什么时候跑是有规定的,比如同学们在学校上课,只有大课间活动或者体育课的时候才能出去跑步。不能在上课中途或非体育课进行跑步。视频中的女子从国外回来,本应该按照规定隔离14天,但她不仅不遵守隔离规定,出门跑步还不戴口罩,这是十分危险的行为,她不遵守规定,换来了短暂的自由,却也因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被限期离境。为了追求自由而不顾一切,那么社会必定会混乱,因此自由不是随心所欲的,那他又受到哪些约束呢?我听到有的同学说受到制度的约束,有的同学说受到条例的约束,还有的同学说受到法律法规的约束,同学们都说的很好,你们所说的这些制度、条例、法规等,我们就可以将其统称为----社会规则。所以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比如,同学们在学校的行为就要受到校规的约束,在班级里就要受到班规的限制。继续看案例,一女子以等丈夫为由,用身体强行阻止高铁发车。大家思考:阻止高铁发车,看似在行使权利,为什么却受到了调查?你脱口而出:这个行为不仅违反了规定,还影响了其他乘客。回答很好,这名女子的行为造成了该列车晚点发车,挡车门阻止列车的这个行为损害了乘客的利益。该妇女的自由和权利是建立在牺牲别人的权利基础上的,因此不应当受到保护。
同学们可能在坐公交车或出租车时也经历过这样的事。大家知道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进行。相应的,就如上面那个女子一样,违反规则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这就是自由与规则的关系。社会规则不仅划定了自由的边界。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板书)(二)有自由的保障,下面让我们进入第二部分的学习--自觉遵守规则。我们了解了自由与规则的关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遵守规则呢?请同学们看下面这样一组图片,并思考图片反映了什么现象呢?请同学们小组进行讨论。停!请第一小组的同学来回答。他们认为上面两两个图片是主动学习的行为,是自发的行为。好,请坐。第二小组同学认为,下面两组图片是别人进行督促的行为,回答的十分正确。描述准确。我们看到前两张图片中:学生都在自己主动独自写作业,具有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主动学习,严于律己,也就是---他们十分自律。而下面两张图,无论是做作业还是遵守交通规则,都需要有旁人监督、提醒,这可以称之为他律。后面的:略................................私....信...................................................................................